扒开稻草,一个个圆鼓鼓、色泽鲜亮的马铃薯就像一窝窝鸡蛋一样,呈现在笔者面前。这两天,桐庐县横村镇香山村的种粮大户李荣强忙着在15亩承包地里“拣”马铃薯,大的采收,小的留下让它继续长。他所采用的“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 这一轻型栽培技术,让他每亩增收近2000元。
这项技术彻底改变了马铃薯的传统种法,变“种薯”为“摆薯”,变“挖薯”为“拣薯”, 省工节本,简便易行。农民兄弟将它简单归纳为:“摆一摆、盖一盖、拣一拣”。在桐庐县农技部门的推广下,今年桐庐全县的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这项技术的要点如下:
田块的选择。选择排水容易、前茬不种茄科作物的田块。一般的小草和稻茬不影响种植,若有大草可踩倒或锄去,但不要使用除草剂。做畦时,不用翻耕,只要起沟就行,要求畦面宽10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25厘米。
种薯准备。品种一般选用薯块膨大快、结薯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如东农303、中薯三号、费乌瑞它等早熟或特早熟品种。种薯要求无病虫,无冻害,表面光滑,新鲜,薯块大小适中。播种前要先进行催芽。先将种薯切块,切刀必须消毒,消毒液可选用25%的酒精,5%的石碳酸,或0.1%高锰酸钾,也可以用食盐水煮沸消毒,并不断更换刀具使用。常采用顶芽平分的方法切块,保证每个切块在30至40g左右,并至少有一个健壮芽,切口距芽1厘米以上,切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5分钟左右,晾干。催芽可以用温床、温室或薄膜覆盖等方法,排一层薯放一层土或沙,最多可摊放3至4层,过厚会伤芽,催芽期间保持15至18℃的温度。催芽期间不宜多浇水,湿度过高易烂薯,待芽长2厘米左右可取出播种。
播种。如果后茬是直播单季晚稻,宜在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种芽向上,平放在畦面上即可,一般100厘米的畦面,播3行,畦两边各留20厘米,行距30厘米,穴距30厘米 ,每亩5100株左右,照这样的密度,用种量在175公斤/亩。
施肥。根据田块肥力不同,施用量一般用50至75公斤/亩复合肥,方法是在马铃薯播种后,将复合肥施在薯种5厘米外周行间,不要让复合肥接触到薯种,以免烂种,有有机肥或农家肥最好。块茎膨大期,看苗情进行叶面追肥,有利于增加产量,延缓植株衰老。
盖草。摆种施肥后盖草,盖草的厚度8至10厘米最为适宜。盖草的目的,一是遮光使匍匐茎茎尖膨大结薯,并使膨大后的马铃薯不见光,不产生绿薯;二是不使杂草丛生。一亩薯田大约要用3亩田左右的稻草。稻草覆盖要均匀,到边,不留缝隙。
管理。播种后的管理比较简单,通常不需除草、追肥和灌溉。播种后如遇干旱,特别是摆种后土壤干燥,可采用喷洒或沟灌的方法,使畦面潮湿。雨天要及时排水,不让积水。长势不好,可用0.2%磷酸二氢钾+1%尿素进行叶面喷施,须防鼠害。
收获。早熟品种出苗到收获一般需要60天至70天,通常待茎叶黄时开始收获。本办法栽培的马铃薯,70%的薯块在稻草以下土层以上,所以,收获时只要掀去稻草就可以拣薯了。可以一次性采收,也可以分批采收,即将稻草拨开,先拣掉大薯块,再盖上草,让小薯块继续生长,既能及时上市,又能获得较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据介绍,用这种方法种出来的马铃薯,薯块整齐,表面光滑,色泽鲜嫩,破损率低,商品性好,产量与常规种法相当。并且,这种方法有利于秸秆还田,部分马铃薯绿色植株翻压入土或堆肥还田,是下作水稻的良好有机肥料;水旱轮作可以减轻稻、薯两种作物的病、虫害;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从整地到收获一般无需喷施化学农药和除草剂,显著减少了农业化学物的用量,是一项生产安全食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