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高校自主招生震荡全国
· 凸显大学自身择才要求 改革目标直指应试教育
· 自主招生的他山之石
· 从5%到10%的改革信号 推广需要社会环境支撑
· 对“面试强化班”说不 警惕另一种应试倾向
· 高校招生首次抛开高考成绩 上海试行掀起多重波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自主招生的他山之石
  招生是人才培养的起点,生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在许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招生是大学的最基本的一项自主权。

  国内常有文章说,美国也有全国统一的高考,例如SAT考试。其实,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准确地说,美国并没有法定的全国统一的高考,尽管大多数美国名校都指定考生提供SAT成绩,但也有不要求提供的。

  SAT考试与我们国内的高考也不同,其考试内容并不和中学教学内容挂钩,不是为了检验中学的教学成绩,而纯粹是为了大学选拔够格的学生。它一年举行7次,考生可多次参加(考试并不是由中学组织报名,而是自愿参加,甚至有初中生也参加的),以考得最好的那次成绩为准,成绩在两年内有效。

  根据美国名牌大学衡量考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公式”,参与“综合素质”评分的项目主要有12项,前6项主要体现“学业素质”,后6项体现与学业关系不直接的“其他素质”,学业素质最重要的是在校选修难度高的课程,例如AP课程,是美国高中开设的大学课程。

  课外活动在“其他素质”里起了很大的作用,算上正负分数,这一项的差别竟有35分之多。在学校参加不同的体育活动可以大量加分,其范围为8至40分,由此可见美国大学对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视。

  从学术因素来看,美国名牌大学招生在考虑学术因素的标准时,最看重中学成绩,其次是推荐信,再次是论文,最后才看标准化考试分数和班级排名;从非学术因素看,美国名牌大学招生在考虑非学术因素的标准时,最看重考生的人品个性,其次是才艺才能和课外活动情况,再次是志愿者工作,最后才看工作经验、少数族裔身份、校友关系、面试等等因素。

  从表面上看,以上招生标准似有很多的“不公平”之处,无法为所有的人理解和接受,但它目前广泛存在于美国大学的招生实践中,是美国大学招生的“游戏规则”。法学上讲“程序公正”优于“实质公正”,因为前者比后者客观,更具可操作性。美国大学招生的游戏规则明确,首先体现了“程序公正”。

  其实,就是从“实质公正”来看,这些招生标准也更合理。因为社会需要大学培养的人才并不是单一类型的,招生时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考察。统一的标准化考试对一部分考生可能是公平的,但对另一部分考生则可能是不公平的,更不要说难以选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了。

  斯坦福等美国名牌大学特别申明,他们在看考生的各类学业成绩时并不是仅看一个死分数,还要看他们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这一分数的,如果一个考生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较差,而能取得较好的分数,在大体相当的分数下他们肯定优先录取这个考生,这样的自主招生难道不更公平吗?

  美国名牌大学实行自主招生,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赋予了考生自主选校的权利。美国的不少学生,往往同时拿到几所学校的录取通知,这样考生可以根据各方面的情况比较选择,对于考生来说因而也能达到更大的公平。

  总之,对于大学自主招生中的公平问题,我们必须破除一些固有的思维误区,从全面衡量考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来重新思考,这不仅有助于大学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也有利于中小学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 (据《文汇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