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农民津贴”背后的政府考量
· “不吃皇粮”的农民 首次进入政府津贴发放视野
· “引进”还是“发展” 农村“人才制肘”的现实博弈
· 制度导向下的新农村发展愿景
· 从“补亏”到“奖富” 树一个农民发展能力的“标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引进”还是“发展” 农村“人才制肘”的现实博弈
  对徐翼虎来说,领取政府津贴的兴奋劲还没过去。前几天,还有获悉此事的亲友打电话过来表示祝贺。

  眼下他最关注的事,是新设备的安装。再过一阵,他领导下的武义田歌养鸭专业合作社,将从单纯提供鲜蛋、蛋制品粗加工走向精深加工:以鸭蛋为原料,生产蛋黄卵磷脂系列产品。

  这一设想,一旦从浙江大学的实验室落地到“田歌”的农产品加工车间,不仅能解决几十个转移农民的就业问题,使蛋制品的经济附加值成倍增长,也将使农民与专家合作,发展农村经济的模式成为现实。

  实际上,让徐翼虎们干劲更充足的 “农民津贴”政策,早在3年前就开始酝酿了。

  当时,“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武义,开始根据区域地理特征和农业发展状态,划分农业产业带。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明显感受到“人才制肘”的巨大压力。

  资料显示,2003年,武义全县中专以上各类人才总量为8200人,只相当于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年引进人才的数量。“尤其是农村地区,人才状况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形势严重脱节。”傅利常说,传统农业要增收,本来就难,人才的稀缺加剧了这一状况。

  武义县府办副主任,曾任农业局副局长的陈宗瑞曾经读到这样的资料:“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不仅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我国每年取得大约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近三分之二滞留在实验室或试验田里。”

  对武义来说,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也是任重道远。陈宗瑞和他的同事曾认真探讨过这一问题:引进农业科研人才,在农村就地“发现”和“发展”实用人才,两者究竟孰轻孰重?

  政策制定者面临的这个现实问题,从“田歌”等农业企业近年来的发展轨迹中可以寻求答案。像徐翼虎这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线农民,已经成为将农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成功“搬”到农业实践的关键要素。更何况,对于武义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引进人才的高难度和高成本,决定了“引进”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发展”。

  “即使过了产量和品质关,农产品销路也成问题。”几年前曾在白姆乡任党委书记的李顺宏,对“丰收恐慌”印象深刻。该乡当年生产出的4000多吨改良品种茭白,由于缺乏营销人员而“愁嫁”,急煞当地干部群众。

  这也许能够解释,之后担任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局长的李顺宏,为何力推将农业农村优秀人才列入享受政府津贴范围的创想,在起草实施细则时,他建议将评选范围由农业生产推及涉农一线的各个领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