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新闻周刊·民间
3  
PDF 版
· “10个银元”的82年故事
· 当“严父慈母”悄悄变成“严母慈父”
· 国学短信 能否走远?
· 他就像自己的亲儿子
· “毕业生召回制”引起争议
· 杜鹃花开时,常看到老人的身影
· “就让哥哥在此长眠吧”
· 婚礼只需鼠标轻轻一点?
· 信守39年前的嘱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10个银元”的82年故事
■市委报道组 夏叶锋 本报记者 金 波
  清明节过后第二天,富阳市春江街道新建村81岁的陈仁嘉老人家中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年长的是邻村直塘村91岁高龄的王炳良老人。一进门,两位老人的手就紧紧地握在一起。相互聊了几句后,王炳良从贴身衣兜里掏出1000元钱,硬往陈仁嘉手中塞:“仁嘉,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还是收下这份钱吧。”陈仁嘉坚决不肯收:“这个事情都过去82年了,又没有借据,当时我也还没有生出来,怎么可以收这个钱呢?”一通推让,王炳良只好又把钱收起来。

  这到底是一笔什么钱?两位老人为什么要如此谦让?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日前,笔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1915年,王炳良出生在直塘头一户佃农家里,父辈兄弟四人,总共只有8分“倒翻田”(指最差的田),分家后户均才2分,连饭都吃不饱,日子过得非常艰辛。天有不测风云,王炳良6岁那年母亲不幸去世,到9岁,父亲又染上“烂脚病”,不治身亡。短短几年间,王炳良就失去了最亲的人,变成了孤儿。一帮穷亲戚也是家有难念经,爱莫能助。

  万般无奈之下,王炳良的二伯王志云向隔壁大上村(今新建村)一户陈姓人家借了10块大洋,帮他安葬了亡父。剩余的钱,用来维持他日后的生活。10块大洋,当时也是陈家人靠种田、养猪一分一厘省出来的,在困难的岁月里,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陈家的慷慨,帮助一个少年渡过了难关,也拯救了他的生命。

  后来的日子,王炳良靠给别人放牛、打短工过生活,“干活的报酬就是每天供一顿饭,一年做两件粗布衣。”尽管这样,日子还是慢慢好起来。后来,他成了家,有了子女。抗日战争结束那年,二伯王志云过世。临终前,王志云他把这笔债务告诉了王炳良,千交待万嘱托,让侄儿有机会一定要把钱还给陈家。

  解放后,经过土改,王炳良家分到了8亩农田。他起早摸黑每天在田里干活,妻子则在家中养猪养鸡,日子逐渐好过起来。但仅有的钱,也基本上都用在了几个子女的读书上,没有多少节余。尽管如此,还陈家的钱,仍是王炳良心中念念不忘的一桩要事。

  去年年底,王炳良对妻子说,现在几个子女都很有出息,家里生活条件也好了,我们年岁已高,必须尽快把钱还给人家。由于当事人都已经不在世,借钱时也没有立下字据,这个“债主”还真不好找,这事就拖了下来。他就托人先到新建村去打听陈家后人都有谁,住在哪个位置。

  3月28日,王炳良想想清明节快到了,应该把钱还掉,以告慰在天之灵的父辈和恩人。于是,就和妻子怀揣着1000元,由熟人领到陈家还“债”来了。陈家现在年岁最大的是81岁的陈仁嘉,借钱给王炳良家的就是他的爷爷。由于从没有凭据,也从未听父辈说起过此事,他对王家借钱的事一无所知。“我只是听爸爸说起,老伯(即爷爷)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农民,周围有人家向他借钱借东西,他都会热心地帮忙,但从来不写借据,也从不会去计较人家还不还。没想到炳良老哥82年了还记牢这个事情。”当听王炳良说起这段心酸的往事,他也感动地掉下了眼泪。

  “你家向我长辈借钱时,我还没有出生呢。这个钱是万万不可收的,有你老哥这份心意就可以啦。”“就当是给你爷爷的烧香钱吧,这么多年来,也该是我偿还的时候了,算是还我一个心愿吧……”在陈仁嘉的病榻前,两位老人推让了足足10多分钟。最后陈仁嘉含泪暂时收下了钱。

  陈仁嘉老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无眠。经过与家人商量,决定还是把钱退回去。4月2日,他派儿子陈献忠到王炳良家,把1000块钱退还给王炳良。起初,王炳良执意不肯收回这笔钱。陈献忠只好打电话跟王炳良的儿子王仁湘,让他回来做父亲的思想工作。

  4月6日,王炳良上门来看望陈仁嘉,再次带上了这1000元钱。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陈仁嘉说,王炳良老哥这种借钱一定要还的精神,他很佩服。现在赶上好时代,他家都儿孙满堂,日子过得和美幸福,也不缺钱,不过这份情谊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4月8日中午,王炳良一家特地邀请陈仁嘉一家老小8人上门吃了顿饭。两户82年没有来往的人家,因为这段跨越82年的还债故事,和和气气地坐在一起,造就了一段绵绵不断的情谊。

  走访中,直塘村一位大妈告诉我们,王炳良虽然没有文化,但是非常讲情义,三十多年前,王炳良挑着一担番薯到萧山去卖,遇上大雨,在一户不相识的人家家里住了一晚上,他一直记着报恩,到现在每年过年都还上这户人家去拜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