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慈善榜中的 春信息
· “体罚”为打造“狼群”团队?
· “惩罚性马拉松”折射的 商业意识
· 业绩有好坏,座位有高低
· 头戴“皇冠”就能励志?
· 功利手段换不来内在竞争力
· 警惕商业文化“外溢”社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慈善榜中的 春信息
张悦
  4月11日,英国人胡润又推出了“胡润2005中国内地慈善家排行榜”,尔后另一个“2005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也在4月发布。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八旬富翁荣登慈善冠军榜

  今年的慈善冠军是年过八旬的深圳彭年酒店掌门人余彭年,他将自己20亿元的财富捐给社会。

  余彭年的捐赠颇具特色,全部用于白内障病人的复明手术即彭年光明行动。黄如论依然热衷于捐赠教育,他曾蝉联前两届慈善家榜冠军,今年以4.47亿元的捐赠位列第三。

  榜上前50位企业家从2003年至今累计捐赠近51亿元,而去年榜单发布时的累计捐赠额则为13.5亿元,由此足见慈善事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发展速度之快。

  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企业家们更关注慈善了,甚至可以说,企业家更加有渠道去关注慈善了,政府、企业和非盈利机构之间的关系在慈善领域更加和谐。

  从2003年至今,榜上的100位慈善家共捐赠了56亿元人民币。捐赠过亿的慈善家就有六位,体现出中国企业家慈善事业热情的高涨和社会责任意识的觉悟。

  胡润表示,民营企业家由最初的单纯追求利益到今天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企业公民意识的觉醒。慈善对于纳税、提供就业岗位来说是企业第二位的责任,中国企业家把对人的关爱和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与追求企业利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日渐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志。

  胡润说:“同这些企业家交流,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不像以前那样不了解慈善,他们现在对慈善比较熟悉、比较热衷。第二个变化是,捐款的数字越来越大,他们也越来越有钱,今年有很多人超过了去年的榜首,能够看得出,他们有想做慈善的愿望。”

  浙江一枝独秀

  在地域特色方面,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渊源等因素的影响,仍然是出生在浙江的企业家占百人榜最大比例,其次是广东,上海和江苏则平分秋色。这些年来,慈善领域的这一地域分布格局基本未变。

  浙江一枝独秀,出生在浙江的慈善家达到29人,比后四个地区的总人数还多。可以说,慈善事业已经在浙江形成气候。

  慈善榜上排名第五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对《瞭望东方周刊》评价“浙江现象”说,第一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社会进步到一定的历史时期,企业进步到一定时期,企业家进步到一定时期,这样的良性局面就必然会出现。浙江,可以预计,已经快到这个时期。

  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调查团队发现,近几年,尤其是2005年,在江浙地区出现了“留本冠名基金”的捐赠方式,即基金的本金仍留在企业运作和管理。企业与慈善总会订立合作协议,承诺在若干年内确保每年基金增值10%,并将增值部分全部捐赠给慈善总会。慈善总会根据捐赠企业的意愿,实施专项救助,并将每年救助情况向企业通报,安排捐赠者与受助者直接见面。这种形式在界定捐赠额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分歧,但无论如何,它还是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慈善行业的发展,调动了企业捐赠的积极性。

  这一新的模式在宁波、台州等地发展迅速,仅宁波市的鄞州区一个区就已有80多家企业建立起了这类基金,累计金额达到5725万元。仅去年就有16家企业建立了企业“留本冠名基金”,计595万元。据统计,去年全区1700家规模企业中,有逾1100家企业参与了捐赠,共捐款1551万元,占社会总捐助额的64.7%。

  事实上,由10年前的政府推动型筹款,到率先推出专业化运作的大额留本冠名基金,发展成为目前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化运作“慈善年夜饭”的慈善品牌效应,浙江慈善事业,一直在沿着专业化模式良性运作。

  浙江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李刚表示,目前,浙江省慈善机构累计筹款23亿元,名列全国各省区首位,同时16亿元的留本冠名基金,每年还能为浙江慈善事业捐献超过8000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级慈善机构日益推广的职业化运作密不可分。

  第三次分配促进社会和谐

  其实,早在去年“两会”上,“发展慈善事业”就已经成为代表、委员们一个热议的话题。一年之后,“慈善”一词大有愈来愈热之势。

  慈善之热有深层次的原因。既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已然确定,那么如何实现社会和谐,如何消除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就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说,转型时期中国在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的同时,社会分配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社会能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在不同阶层和群体间的分配是否合理、公平,是否能够为大多数人所认可。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26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飞跃,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贫富收入、地区以及城乡差距全面扩大,带来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化。能否解决好这些矛盾,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成功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问题。

  这是“慈善”这一“第三次分配”在近期为什么被热议之原因所在,也是“慈善”为什么被政府、媒体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之原因所在。

  如果说第二次分配是第一次分配的补充,即政府弥补市场不足,那么第三次分配则是第二次分配的补充,即民间捐赠弥补政府不足。“第三次分配”这种不是通过利益驱使或行政手段,而是个人自愿地以慈善、志愿或互助为形式的资源流动,不但可以从物质上缓解某些群体的困境,还可以从心理上、情感上消除不同阶层的隔阂和对立,进而在价值上形成一定的共识。

  因而,发展慈善事业,对改善贫苦和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凝聚力、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融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