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 城市化要双轮驱动
· 不能把全球化 当作政策目标
· 劳动实践是美与艺术 产生的深刻基础
· 人往往是跳出了自身的局限后,才会体出事情的精彩之处
· 把握新趋势 建设新农村
· 【醒世良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把握新趋势 建设新农村
孙文友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如何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契机,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促进工程,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把握产业层次全面提升的新趋势,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为农村产业新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当前,农业生产进一步向以市场为导向、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为龙头和支撑的产业化经营发展,这对于改变传统的单纯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建设农村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作用提出了新课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根据农村产业化发展趋势,依托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社,组建农村专业协会党组织,努力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按照“依托产业、放手发展、引导扶持、做大做强”的思路,改造传统经济组织,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市场化程度;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组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要求,在产业“链”上建支部,在致富项目上建小组,把基层组织工作与外部市场、农民收益、产业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按照“把党员培养成为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把干部培养成为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使农村党员干部在发展农村新产业的实践中,增强富民观念,提高富民本领,创造富民业绩。

  把握农民需求不断升级的新趋势,加强教育引导和规划指导,为建设农村新社区营造良好环境。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这对于进一步拓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传统村落向现代社区转变提出了新课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新农村建设有关内容,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加深对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目标要求、科学内涵的认识和把握;坚持整改开路、惠民先行,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把体现党员先进性的实事干起来,把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形象树起来。

  把握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的新趋势,优化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手段,为培育现代新农民搭建有效平台。当前,随着二、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一大批农村劳动力离乡离土转移就业,加速了农民阶层分工分业的进程;同时,随着农村中年纪较轻、素质较好的劳动力的不断转移,一些地方农业劳动者群体素质明显呈下降趋势。这对于围绕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大力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尽快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出了新课题。在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注重构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教育的新平台,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机制,注重贴近实际,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学习培训,收到了较好效果。

  把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趋势,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体制增添创新动力。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于围绕让农民共享现代文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整合社会优势资源,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形成工农差距、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和工农互促、城乡共荣的发展格局提出了新课题。在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调研制定《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见》,全力实施产业提升、生态环境、农村社区、卫生健康、文明素质等“十大工程”;紧紧围绕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党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的领导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科学规划,把农村党的建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固本强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政策机制,建立健全整合社会资源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中共湖州市委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