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休闲观光农业方兴未艾
· 外地人在杭购房入户政策敲定
· 杭州规划居住区发展蓝图
· 培训一名高级技工 政府补助3000元
· “飞舞”鹊山鸡
· 浙江电子商务企业 捧回全国大奖
· 中国水利博物馆 明年在浙建成
· 台州笋菜的“尴尬”
· 我省中小企业 有了融资服务平台
· 15家鞋企筹集300万元应对欧盟反倾销
· “中海油”联姻“金洲” 建管道王国
· UT斯达康能否“咸鱼翻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台州笋菜的“尴尬”
刘治浪
  在台州,城乡居民有早餐吃泡饭配笋菜的习惯,春耕前当地家家户户把大小缸都腾空,把笋菜腌制得满满的,储备成一道家常菜,拿出来就可吃,不需烧煮,可以吃一年。随着城乡生活环境的变化,相传了上千年的陶制缸缸坛坛,既占地方,又不美观,当地人不再自己加工笋菜,而是到市场上去买,图个方便。

  可今年情况大不相同:台州路桥区万亩笋菜大丰收,平均亩产超万斤,由于销路不畅,价格从刚上市的每公斤1.8元暴跌到现在的每公斤0.24元。但消费者对满街叫卖笋菜的吆喝声就是不领情。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一些商贩为了使笋菜色泽更鲜艳,夏季不生虫,在笋菜腌制过程中投放敌敌畏,欺骗顾客,引起执法部门的关注,笋菜投放敌敌畏的案件被屡屡曝光。原来当地人喜爱的笋菜,现在成了问题商品。

  台州笋菜的“尴尬”,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眼下部分传统食品面临的共同问题,品牌保护与快速扩张的矛盾,如前几年出现的金华“毒火腿”事件等等,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有少数害群之马利欲熏心,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使传统食品蒙羞。

  传统食品因其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声誉而为市场所偏爱。也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来,不少地方的传统食品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一些地方在“名”与“利”的权衡中,天平偏向了“利”的一端,对传统食品形象维护的力度显得薄弱,从而让不法商家有了可乘之机。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但愿台州笋菜的“尴尬”不要在别的地方再重演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