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创意新颖的财富之源
· 北京:创意产业产值接近千亿元
· 文商阴阳和谐的环境
· 上海:逐鹿全球创意产业发展中心
· 创意产业:叩开新财富之门
· 创意产业:叩开新财富之门
· 资源奇妙的动力结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3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资源奇妙的动力结构
  即便你把发达国家的设计、制造和推广三大环节复制到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城,也不等于就能够形成巨大的生产力。就像是告诉你哪里有阿里巴巴的山洞,不等于你就能够打开黄金之门一样。

  创意产业不是一个冷冰冰的铁链条,而是一条鲜活灵动的“创意蛇”。它有自己的生命、家园和灵性。

  有个学者勾画了一张欧美国家创意产业地图,发现那些文化/创意产业的园区,往往集中在一些“热点”周围。比如:综合性的大学周边,传媒中心、娱乐中心和文化中心周围,富有活力的科技开发区周边,正在大规模转型的工业化城市等。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一般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同,创意产业有其独特的动力结构。它的核心资源是奇妙组合的“三驾马车”:一是创意型的人才,二是产业化的模式,三是创业型的环境。

  创意产业的动力,首先是一种有趣的人才组合。一方面是严谨而勤奋的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等,孜孜不倦地开发出实用的新产品;另一方面是“波西米亚人”,包括艺术家、文化人、传媒工作者等,充满了创造的狂热和激情,还带来了形形色色的信息。

  在一种自由创造的空气中,这些科技与艺术、创新与管理、艺术家和工程师、创意精英和能工巧匠形成的丰富组合,极大地刺激知识阶层,让他们在不同学科的碰撞中产生创意和创造。一位英国学者称之为:“奇妙的烹饪”,意思是说放进各种智能的原料,添加文化的辅料,烹出多彩的创意产品。

  光有创意人才还不够,把他们的智慧激发出来,必须要有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和企业文化。它要求企业管理的重点,从标准化管理转向非标准化管理,从质量和成本管理转向知识和创意的管理。

  美国学者大卫·席伦曾经概括了微软公司如何管理创意的六个要素,它们分别是:雇用会思考的聪明人;把重心放在开发新产品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让最有创意的工作小组,获得最多的投资,拿到最多的薪酬;创造热爱学习的企业风气;把拼命竞争作为公司的座右铭;让公司有一种家的感觉。

  这就是“创意+文化=财富”的真正含义。有这样的企业文化和没有这样的创意氛围,是大不一样的。在这里,一个充满创意的专业人士,不仅仅是为薪水和奖金在工作,而是出于一种创造的冲动、一种学习的渴望,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同行的认可和尊重,并且最终体现自己的创造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地创造和开发,企业形成了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和许多灵活组合的工作小组,今天可以分拆成为若干个小型项目,明天又可以组合成为一个大课题组。

  这种看似灵活的企业文化,其实深藏着巨大的压力。它并不是小知识分子的自由沙龙,不是懒散无效率的文人聊天室。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创意的产业化,以更大的差异性、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市场价格,把一套更新颖的大型游戏软件、一部更“酷”更“炫”的动画电视片、一套更靓更美的印刷产品或者礼品、一种更现代更实用的工业或者建筑设计,在国内或者国外市场上推销出去。套用深圳人的一句格言,那就是“创意与市场在这里对接,才华和财富在这里转换!”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