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国际买家依然青睐浙江纺织品
· 浙江模具业:求解升级命题
· 慈溪的镇村河道会“呼吸”
· 杭州饮用水富营养化得到遏制
· 小型建设工程招标网上报名
· 磐安近千农户为“肯德基”配餐
· “奴绅”打赢与耐克的商标官司
· 富春江上开建“绿色”码头
· 广东:农民合法宅基地有望上市流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3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形象导刊

  农民乒乓球比赛

  农家今日醉春风

  ——湖州吴兴区八里店镇印象(三)

  把厚重而乡土气息浓郁的村落文化、现代而激昂的职工文艺、童心童趣的校园艺术融为一体,这是湖州吴兴区八里店镇打造文化大镇、创新载体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由镇宣传文化中心与湖州师院共同组建的南太湖青春艺术团,由农村中老年越剧爱好者组成的票友团,金州集团、大东吴集团的企业文化艺术团,由八里店一中、二中培育的学生文艺团,以及当地农民组建的28支腰鼓队、武术队、快板队等,共同组成了“文化大篷车”,常年巡回在全镇各村,定期为农民们送歌舞、送戏曲。八里店的“文化大篷车”还进一步把目光投向城市,与吉山四社区、湖东社区、文苑一社区等文艺骨干进行结对,共同举办了十几场“周末社区文化大家唱”,文化联动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

  仅去年至今,镇、村两级财政累计投入129.5万元,建立了6个中老年活动中心、6个村级文体俱乐部、28支群众文化团队、16个农村文化示范户和35个村级文明学校。而目前正在施工的国家级环太湖农村社区健身活动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八里店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又一重要设施。

  今年春节期间,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在湖州吴兴区八里店镇如火如荼开展,高潮迭起。这些文化活动,既注重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演绎,又展现与农民息息相关的生活写照,让农民看得痛快、过瘾。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八里店大力实施农民素质工程,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他们利用35个村的文明学校,结合现代农民的求知、求新、求富心理,办起了农民夜校和知识讲座,经常向农民宣传方针政策、科技知识、致富门路、社会公德以及家庭美德。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八里店农民的精神风貌正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农闲时聚集在一起打牌的人少了,读书看报的人多了,白天忙完农活,晚上自觉来到“农民夜校”听取知识讲座,许多农民从“牌友”变成了学友。

  全镇共有22个行政村与市、区文明单位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结合文明创建评比,国旗、报栏、图书图片、电影放映、群众戏剧、政策宣传、卫生室、治安护村队等8个精神文明建设元素深入到全镇35个行政村。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镇去年有7114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文明户达标率达40%。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八里店镇从2004年开始,启动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阳光工程”。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把当地企业的实际需要与培训结合起来,将八里店成校定点为培训基地,采取就业指导、职业资格、专项技能等多种培训形式,免费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园林管理、织造、餐饮、蚕桑养殖、电脑、市场营销、保安等多种技能培训,确保他们掌握1至2样实用技能。至今,培训农民工有2800多人,其中获得省职业技能结业证书2165人,获得劳动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有635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有65%以上实现“洗脚上岸”,在附近的轻纺服装、食品、建材、化工等企业实现就业,成了拿工资的“蓝领”。今年,该镇将进一步通过学校、企业、政府联动,及时掌握用工信息,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培训,今年计划培训1700人,从而为企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最近两年,八里店镇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城乡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五保老人生活保障,以及教育救助、残疾人救助、灾害救助、老年人救助及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的“五保五救”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做到了应保尽保,一个都不少。特别是采取政府拿大头、群众出小头的方式,在全镇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保率达到99.6%,至今已有1249人享受了合作医疗补偿,补偿金额达186万元,有效遏制了部分家庭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

  他们还投入180多万元,建立了15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对部分常用药品实行绿色通道销售,并为全镇1.49万户农村家庭、5.4万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6%。(郭 逊)

  村、企、校合力打造文化大镇

  背 景

  花絮

  一

  “我们要和过去的不良习惯说再见,美好的生活环境不能被我们自己给破坏了。”今年3月15日,八里店社区农民代表邬旭初在“文明素质工程”启动仪式上,向全体农民发出倡议:争做讲文明、讲卫生、讲礼貌的现代农民。

  花絮

  二

  摒除陋习营造文明乡风

  背 景

  惠琴,八里店镇紫金桥村农民。以前在家里种有4亩田,一年收入不过5000元,一家三口过着紧巴巴的日子。2005年,她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后,掌握了丝绸织造技术,便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人合办了一家丝绸制造公司,经营真丝纺织。现在,不仅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而且还安置了40名农村劳动力。

  政府“埋单”培育新型农民

  背 景

  花絮

  三

  2005年12月,八里店镇诸墓村的诸淦明,因病在湖州第一人民医院经过治疗后康复出院,总医药费用8.4万元,由于他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终报销了1.94万元,镇上又对他救助了1.95万元。诸淦明感慨地说:“我一年只交纳了25元钱的统筹金,却报销了近4万元医疗费,新型合作医疗是我们农民的生命保障线啊。”

  花絮

  四

  社会保障惠泽千家万户

  背 景

  法律进社区活动现场

  章家埭文艺演出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