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 愿“运河悲剧”不再重演
· 修路改水建球场
· 2010年我省信息产业 产值要占GDP10%
· 治水硬汉——梁焕木
· 今年“治超”重点突出源头治理
· 要闻简报
· 浙江省拟任省管领导职务任前公示通告
· 圣雄集团捐建百所希望小学
· 拟任省管领导职务干部名单
· “巨化”万元重奖一线技工
· 浙江南极科考勇士昨凯旋
·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已省下11亿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3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通过自主创新攻克多项世界级难题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已省下11亿元
  本报讯(记者 徐园 通讯员 冯微红) 令人瞩目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目前已经完成60%的工程量。笔者近日从大桥工程指挥部获悉,这座大桥没有一家国外公司直接参与施工,通过自主创新攻克了多项世界级难题,直接节约成本11亿元。

  今天,当你站在南岸向海上远眺,展现在面前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气势非凡,桥墩顺着绵延约10公里长的世界最长钢栈桥一节节地从海里破浪而出。大桥选用的桩基是最坚韧的钢管桩,然而钢板虽然坚韧无比,但在海水日积月累的腐蚀下,能否确保大桥100年的寿命?国际上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采用富裕余量法,如每10年损耗2毫米的钢板,100年就增加20毫米的厚度。然而杭州湾大桥有5474根钢管桩,这样一来不仅大大增加了钢材的使用量,也对卷制焊接等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桥建设者最后采取了给钢管桩“增肥”、穿“防护衣”,应用牺牲阳极保护设计等办法,节约原材料等成本4.5亿元。仅采用环氧涂层新材料“防护衣”,就将我国的海水防腐蚀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杭州湾跨海大桥有10.48公里在南岸滩涂区,既不能采用现浇施工,也无法运用常规的“浮吊架梁”作业,是工程的“卡脖子”节点。杭州湾大桥的决策者果断地决定采用每跨50米整体箱梁“梁上运架梁”的方案,制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640个轮子支撑的运梁车。这个类似于“百脚蜈蚣”的设备,将所受重力均匀地分散到四片梁上,终于使“世界第一架”成为可能。运用这一方案比其他拼装方案又节省成本2.5亿元。

  除了以上两项,通过打桩设备创新,在3公里的高墩区以钢管桩代替混凝土桩节约1.5亿元;70米箱梁运架技术的创新节省成本1亿元;南岸滩涂区钻孔灌注桩采用孔底压浆技术节省3000万元;以及层出不穷的群众性创新节省1亿元。不计算工期提前所带来的间接效益,仅从造桥成本来说,大桥已经省下了11亿元。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