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中国有望实现预期贸易基本平衡
· 我国今后将增加三类进口
· 温家宝会见美商务部长
· 为胡主席访美创造积极氛围
· “中印友好年” 庆祝仪式在京举行
· 安全驾驶者享有优惠费率 经常肇事者负担高额保费
· 我国第22次南极 科考队返抵上海
· 担心总是多余的
· 开县井漏事故压井 第二方案延至今日实施
· 胡锦涛与罗马尼亚总统会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担心总是多余的
——中美老运动员讲述“乒乓外交”的虚惊事
  当一群老朋友重逢,话题中总夹杂着历史的闪光点,何况他们共同见证的原本就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周恩来总理称之为“小球推动大球”的中美乒乓外交。那是35年前,这帮现在的朋友当时还可能互相猜疑,35年后,他们重又在中国北京聚首,已经将那段多余的担忧当作美好回忆的谈资。

  15岁少女亲历“乒乓外交”

  1971年,朱迪·霍夫罗斯特年仅15岁。当她和父亲交上900美元的保证金、以替补身份获得名古屋世乒赛的参赛机会时,这位棕发蓝眼睛的小姑娘并不知道,这次行程将使她成为最早访问新中国的美国人之一。她更不可能预见到,这在某些队友看来潜伏着危险的东方之旅,会成为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叩门砖。

  “我当时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实在是太小了,还不懂得什么,”她回忆道,“在我的印象里,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度,所以一听说要去中国,我就兴奋不已。”

  第三次踏上中国的国土,已经50岁的朱迪又兴奋得像回到了35年前,一见到中国的老朋友就拉住手说个不停,座谈会刚结束就跑到背板前展开“合影车轮战”。

  当年的旅程不可能不在朱迪的人生中刻下深远的印记,在那短短的7天里,她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的照片飞上了世界各大报章,演讲、上电视和撰写文章成了她回到美国后的最主要工作。而几十年后,这位从未能跻身世界一流选手行列的女运动员将自己的毕生事业建筑在了这个在美国并不普及的项目上,她进口乒乓球装备的买卖中一大部分货源就来自中国。

  在朱迪看来,能来中国对谁来说都是一大幸事。

  “总觉得去中国护照会出问题”

  不是每一个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成员都像朱迪那样毫无戒心,早在中国向参加第三十一届世乒赛的美国队发出邀请时,接受与否就成了队员们激烈争论的话题,最终成行时仍有人以安全为由拒绝参与,而决定访华的人也在获准入境前怀揣一颗忐忑的心。

  当年应邀访华的7名美国运动员中有三位女将,康妮·斯维李斯正是“三朵金花”之一,那时的她比朱迪大不了多少,但她多了点担心,那就是“如果我们被拒签可怎么办”。

  说起这件往事,康妮哭笑不得:“让别人说来,我们已经接到了邀请,就没有不获准入境的道理,可我就是一直在担心护照会出问题,现在想起来,当时真是笨啊。”

  李富荣:“据说美国持枪的人很多”

  从担心到放心,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前著名乒乓国手李富荣就是有代表性的一个。

  在他的印象里,1972年随中国代表团回访美国前的准备期,心情是喜忧参半的:“踏上美国国土的那一刻我终生难忘,一是兴奋,因为美国是个神秘国度;但也有点担心,因为据说那里持枪的人很多。”

  担心归担心,李富荣还是依然踏上了访美的行程:“结果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不但回来了,而且带着美国人民的友谊回来了。我们在美国的访问非常成功,参观了底特律工业基地,游览了迪斯尼乐园,这些经历让我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友好。”

  事实证明,沟通往往是化解误会的最佳药方。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中美乒乓球运动员之间从陌生人成为朋友,同时也打开了中美关系解冻的大门,留下了一段“虚惊”的佳话。 

  新华社记者 张寒 朱峰

  (据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3月28日,庆祝中美乒乓外交35周年——“红杉树”友谊之旅在北京拉开帷幕。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曾将他家乡的红杉树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人民。图为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中国乒坛名宿与“红杉树”公务/商务休闲装发布会工作人员及模特一同亮相。

  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