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品味俄罗斯文化60年
· “我愿做一棵普通的小草,传播一种高尚的精神”
· 人物档案
· 用心灵诠释俄罗斯文学
· “和土地一样广阔的俄罗斯文学,曾经滋养了几代中国人的心灵”
· “独特的文化品格,让中俄人民有着许多共同语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进草婴老先生的客厅,便感受到浓浓的俄罗斯印记。墙上挂着一幅优美的白桦树林油画,带着典型的俄罗斯风景油画的味道。两幅不同风格的托尔斯泰像,一幅是一位画家的精心临摹之作,一幅珍藏在放满俄文书籍的书橱里。精致的陈列柜里摆着俄罗斯套娃、酒杯等俄罗斯工艺品。就连老先生日常起居,坐的最多的大沙发椅,也是那种宽宽大大,充满了19世纪复古风格的古典风味。

  作为一名文学翻译,老人的大部分光阴都是在书桌前度过的。草婴在五十而知天命那年,立下宏愿,以个人之力从俄文直接翻译400万字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为此,老人惜时如金,甚至连心爱的大女儿患病去世,也没有停下手中的译笔。二十多年后,一套十二卷本的精美译著放在了各地的书架上。

  1985年,63岁的他第一次踏上俄罗斯土地,给苏联作协带去了一大摞自己的译本。“他们很惊讶我怎么翻译了这么多作品。我说,我没有年轻到可以慷慨地浪费青春年华的程度,也还没有老到可以心安理得地等待死亡。”闻者为之动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