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在培训中实现转岗
· 邵逸夫医院停车场 抛尸案真相大白
· 喜领 “绿卡”
· 两“村官”演绎新版“将相和”
· 杭州洁莲社区有个“社情民意气象站”
· 广东中山悄然 兴起“农民义工热”
· 在贫困地区播种“希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3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随着产品结构调整,有47年历史的巨化铝厂去年5月停产。巨化集团公司一手托起企业发展的重任,一手维护职工权益,让千名工人——
在培训中实现转岗
本报记者 洪加祥 严元俭
  〉〉〉职工热议

  妥善解决出路问题

  3月18日,面对拆除设备后空荡荡的电解车间,50多岁的张林荣感叹万分。24年来,老张一直工作在电解车间,对这里的一切有着深厚感情,真不愿铝厂就这样停产。但作为车间主任,老张还是听从厂里安排,留在车间处理善后工作,把一些值钱的设备和零件拆除、交上去。

  46岁的出铝工杨光林也在这里干了20年。眼下,他从吉林建龙钢铁公司学习热处理技术回来。尽管老来学技术,手生脑也笨,但老杨说,只要不把我们推向社会,大家愿意留下来继续当工人。

  铝厂停产,受冲击最大的当属电解工人。他们年龄在45岁左右,如果失去生活保障,对家庭影响很大。因此,当最后一炉铝锭铸就,大家便向公司提出希望,在停产后,公司要采取符合铝厂实际、工人合理要求的岗位安置措施,解决好一线工人的出路问题。

  〉〉〉企业承诺

  决不舍弃一名工人

  面对铝厂工人的转岗呼声,巨化集团公司党、政、工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对铝厂工人去留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吴宪钢饱含深情地说,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安居乐业,始终是企业各级组织和领导的责任。因此,大家的看法很一致:决不舍弃一名工人。只要工人愿意留在企业,集团公司将通过培训帮助工人实现转岗。

  为做好每一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铝厂通过召开职代会、厂务会、形势报告会和班组长会等形式,向一线工人讲透形势、说清困难、说明转岗任务。铝厂厂长彭展鸿说,停产后最大的问题是一线工人的收入、生活、岗位怎么办?多数工人在铝厂工作大半辈子,不想离开。因此,在集团公司支持下,厂里决定投资3500万元上冷轧带钢和铝加工两个新项目,以此来留住400多名骨干员工。

  但公司不可能将所有工人包下来,多数职工仍须根据其意愿,通过计划、市场手段进行分流。谈及半年多的工作,厂党委书记屠宝忠说,我们首先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管理层跟夜班、下一线,到电解、净化、动仪、机修等生产班组与职工面对面进行交流,倾听职工心声。当时,职工们对向某民营企业劳务输出的方案不愿接受,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厂里接受工人的意见,改变了方案。

  为让每一个工人都能找到岗位,集团公司党、政、工以及各级组织一手托起企业发展的重任,一手维护职工的权益,要求各所属企业弘扬巨化工人的大家庭精神,牺牲局部利益,尽量腾出岗位,安排铝厂工人。在措施上,公司压缩临时用工,把岗位指标分给转岗工人。针对转岗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等现象,公司分两期、用4个月时间对所有转岗工人进行新岗位培训,经考试合格,再竞聘转岗。

  〉〉〉新闻追踪

  转岗工人在新岗位闪光

  几年来,巨化铝厂一直处于半停产状况,尽管工资偏低,但许多职工也过惯了这种“休闲”生活,现在要转岗,许多人对紧张的培训学习还不适应。电解工翁浙宏在第一次培训考试时未能通过,看到许多比自己年纪还大的老工人也能每天起早摸黑“啃书本”,翁浙宏这才明白“自己要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自己”的道理。通过发愤学习,他终于在第二次培训考试中顺利通过,被分配到公用公司棒冰房工作,现在担任了经营班长,工资也涨了一些。

  原先管理几十号工人的铝厂工段长祝云飞,经过培训和转岗考试,被分到合成氨厂造气车间当一名普通的倒班操作工。在新岗位上,老祝敢于吃苦,很快适应角色转换。5号燃气炉大修后要点火开车,他接班后把蒸汽、水位、油位、调节阀、联通阀等仔细检查了一遍,当得知煤未吊装完,又戴起安全帽和手套,操起铁锹干开了。工友们问他:“为何这么拼命干?”老祝说:“这个炉子是我第一次负责操作,早点装好煤,早点开车,就能早点缓解厂里供气紧张局面。”

  “只要努力学习,面包总会有的。”说这话的,是曾在铝厂担任团委委员的尹勇军。小尹转岗当了普通工人后,干活吃苦在前,为尽快掌握煤气炉操作技术,他自费复印厚厚的技术书,很快就独当一面,成为车间的生产骨干。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