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我省为越剧百年立下纪念碑
· 精彩瞬间再现越剧魅力
·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召开 第二十四次会议
· 做好油价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工作
· 确保落实重点项目信贷资金
· 建设新农村 干部先“充电”
· 十年磨一剑
· 扎根山村讲台的上海知青——赵生妹
· 要闻简报
· 做研究一定要准确诚实
· 我省15岁以上的人17.3%患精神疾病
· 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十年磨一剑
——记省科技重大贡献奖获得者徐振元
本报记者 张冬素 通讯员 徐文英
  十年磨一剑、甘苦我自知。10多年来,浙江工业大学催化加氢研究中心主任徐振元教授一直专注于一种农药的研究,这在业界已广为人知。

  面对我们惊讶而敬佩的表情,徐振元说:“我是慢功,靠一小步一小步积成千里。”正是靠这种慢功,凭着这种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徐振元磨出了“细活”。他主持研发的毒死蜱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建成了年产3000吨毒死蜱的生产线。

  毒死蜱是一种高效、安全和广谱的农药,能防治50多种害虫,是取代高毒农药比较理想的品种。但由于这种农药以前靠进口,价格贵,农民用不起。开发毒死蜱被列入国家“八五”计划科技攻关项目。

  1993年,徐振元率领课题组成员开始研究毒死蜱。当时国内一些研究院所和大学已进行毒死蜱的研制,但由于反应步骤多、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个别单位虽然完成了中试,投入小批量生产,终因反应的总收率低,原料成本高,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为攻克反应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徐振元和课题组成员没有星期天和寒暑假,每天24小时“三班倒”泡在用油毛毡盖顶的实验室里。经过反复分析反应原理和试验对比,终于确定了合理可行的技术路线,有效减少了副反应,提高了反应的收率。如今,当如此艰辛的实验条件成为一种回忆时,徐振元仍说,不管科研条件有多好,搞科学研究都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作风和奉献精神。

  1995年暑假,年产150万吨毒死蜱原药的中试在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为使工人做好中试的每个环节,每天早晨7时不到,徐振元就出现在车间里,了解工人们在生产中碰到的问题,晚上11点中班、晚班交班时,在车间里忙碌了一整天的徐振元,还要认真、细致地指导晚班工人下一步该怎么做,然后才肯回去休息。就这样,徐振元每天有十三四个小时呆在中试车间里,在工厂里吃、住了50多天。正是靠着这种严谨的科学精神,毒死蜱研发当年就顺利完成中试,并投入批量生产。

  经过3年多的应用推广,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毒死蜱供不应求,但徐振元对毒死蜱的研究却没有结束,他还在“磨”,在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实现清洁生产上不断创新。同样是生产毒死蜱,现在年产3000吨高质量毒死蜱的生产技术与10多年前中试时的技术已大不一样,催化剂的活性比原来的更好,溶剂、生产工艺也有了很大改进,并且新的毒死蜱生产工艺技术还可以从废水和废渣中回收副产物,再重新合成毒死蜱,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如今,项目已获得国家大奖,徐振元还在不断完善毒死蜱的生产技术。徐振元说,只有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把科研做精做细,才能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