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舟山资讯
3  4  
PDF 版
· 定海 ——最适宜居住的 海上花园城市
· 生态环境小贴士
· 三大登陆工程让定海实现“半岛”梦
· 定海旅游招商项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定海 ——最适宜居住的 海上花园城市
  定海 ——

  最适宜居住的

  海上花园城市

  舟山市定海区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6℃,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在这里,有常年翱翔在大海上空的白鹭与你共舞,有绿草如茵的海滨公园与你相伴;温暖的阳光伴随着轻拂的海风让你觉得人生如歌,没有大城市的喧哗,只有悠闲和温馨。

  空气质量堪与三亚媲美

  生活在定海真好。2006年1月,浙江省环保局公布了2005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在空气质量方面,舟山成为浙江省好空气天数最多的城市。气象专家介绍,空气质量的变化主要是受气候的影响,而舟山温暖湿润的海岛环境是舟山空气质量好的最主要成因。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技术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095 1996环境质量标准》,环保部门去年对定海区环城东路、白虎山两个大气环境监测点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分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总悬浮颗粒(或可吸收颗粒)三项浓度和空气污染指数。定海区大气质量的优质周数为81.9%,与全国部分城市同年比较,除海南三亚全年全优外,大连、连云港、青岛、上海、北海等沿海城市优质周数分别落后定海14%~59.7%,定海的空气质量处于全国前列。

  保持优质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海岛污染源少,环境容量大,大气污染稀释自净能力强,主要大气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拥有好空气天数最多也与现有定海产业结构布局和机动车数量相对较少有关。

  全国唯一的海上历史文化名城

  海洋给定海奉献了丰富的宝藏,也为定海造就了旖旎风光,更使定海沉积了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

  定海古城目前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历史街区。始建于公元940年、号称“翁洲第一古禅林”的祖印寺,是去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进香的道场。清康熙二十八年修建的御书楼,精雕细琢,别有韵味,四周浓荫蔽日,环境优美,楼内还珍藏着康熙御笔提写的“定海山”匾额及康熙帝画像等重要文物。定海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这里留下了鸦片战争、抗倭等中华民族御外战争的史迹,拥有相当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蜚声海内外的鸦片战争纪念馆,历史的镜头无数次在这里聚焦。悠悠的海上古城文化,已成为浙东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新亮点。东部,景色秀美的黄杨尖景区,是登高揽胜、观赏千岛风光的绝佳之处;南侧,盘峙诸岛,逶迤海面,千姿百态,犹如海上盆景,妙趣横生,著名导演谢晋拍摄的电影《鸦片战争》中小渔村场景便在这里;西部,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五峙山鸟岛,岛上灌木丛生,怪石磷峋,洞穴深幽,每年有43种候鸟和上万只留鸟到此繁衍生息,群鸟飞舞与大海、蓝天相得益彰,非常壮观;北端,则有被誉为“海上河姆渡”、“海岛第一村”的马岙古文化遗址博物馆和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的祖居和陈列室,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精心打造最适宜居住品牌

  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发展最前沿的定海,正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打造最适宜居住城市已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近年来,定海区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医疗、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设施和质量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区有科研院所6个,大、中专院校16所,建成省教育强镇7个。教育设施先进的“南海实验学校”,更为外来投资者子女提供了良好的教育阵地;医疗卫生事业发达,医疗机构健全,拥有中心血站、心血管病研究中心、120急救网络等,市区内上规模的各类医院有近10家。社会治安情况持续良好,全年犯罪率一直是全国最低地区之一,到定海旅游的外地人对这里良好的治安赞不绝口。

  “十一五”规划中,定海区提出打造最适宜生活居住的海洋历史文化名城,积极创建具有海洋生态和海岛特色的国家级生态区。争取在2007年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要求,2010年基本完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建设,2015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区。依托定海灿烂的历史文化遗迹,建设全国一流的鸦片战争纪念性主题公园,加大对定海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推出名人文化品牌;加强对定海渔民画、舟山锣鼓等传统民间文化的扶持,努力把定海建设成为科技强区、文化强区、教育强区和卫生强区。

  (凌 云)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