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50年心血为国宝
· 炒茶高手杭城“论剑”
· 平湖60余家民企助力新农村
· 2005浙江青年文学之星评选揭晓
· 科技征途上的求索者 ——郑小明
· 新农村建设要走在前列
· 把学习热情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 杭州剧院突发火灾
· 十年较劲一开关
· 永康衡器业“捏指成拳”焕发“第二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50年心血为国宝
——记省科技重大贡献奖获得者叶宏明
本报记者 肖国强
  叶宏明,这位享誉世界的古稀老人有一手绝活,泥巴和水一经他的手混合,就能烧制成各种珍贵的瓷器。50年来,由他亲手烧制的瓷器不下5万件,其中包括成功恢复失传700多年的国宝龙泉青瓷和南宋官窑瓷器。

  1958年,24岁的叶宏明从天津大学化工系硅酸盐专业毕业分配到原浙江省轻工业厅,被老厅长翟翕武挑中,去完成周恩来总理布置的任务:恢复龙泉青瓷,让国宝复活。从此,让国宝名瓷重放光芒,就成为了叶宏明一生的追求。

  要恢复已经失传700多年的制瓷工艺,谈何容易。古人的制瓷工艺由于失传已久,在史籍中不见半点记载。惟一的办法就是设法找到古代遗留下来的古瓷碎片,从中分析出其化学成分和制瓷工艺。

  于是,在龙泉的深山野坳里,白天,翟翕武、叶宏明他们像野人一样攀山崖、涉溪涧,寻找古瓷碎片,晚上,他们就在煤油灯下研究生产方案。整整4年,叶宏明和他的同事们没日没夜地烧窑试验。几百个配方、上千次试烧,终于在1963年4月的一天,他们成功烧出了第一批龙泉哥窑青瓷。

  一代国宝复活了。29岁的叶宏明也一举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名瓷专家。

  然而,叶宏明并没有就此满足,对一个科研人员来说,创新是无止境的。他又向更大的难题——恢复五大名瓷之首的南宋官窑名瓷发起了挑战。

  “釉如美玉、色似碧波”的南宋官窑名瓷,与龙泉哥窑青瓷相比,在制作工艺、配方上更为复杂,复活难度更大。在对古瓷片无数次的分析、测试中他发现,要成功复活南宋官窑,最关键的就是找到其特有的原料紫金土。为寻找紫金土,叶宏明四处奔波,花了整整一年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一个晴朗的春天,叶宏明扛着锄头、带着铁锹再次来到杭州南部的乌龟山,一场滂沱大雨突然而至,他只好到山脚下的树下避雨,突然,一股细细的紫红色泥水在脚下流动。“紫金土!”叶宏明眼前一亮,立即冒着大雨循着这股紫红色水流而上,终于在半山腰的一个洞隙中找到了源头。往下一挖,果然就是紫金土。

  一年之后, 湮没700年之久的南宋官窑瓷被他重新复活。经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新烧制的官窑瓷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叶宏明成功了。龙泉青瓷、南宋官窑瓷等中国名瓷也迅速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换回了巨额的外汇。而巨大的名气也让众多国外的财团巨贾瞄上了他,有的出50万美元想购买他的一纸配方,有的以月薪1万美元聘请他前往讲学并帮助兴建瓷厂……叶宏明一一婉拒:“国宝是无价的,它属于祖国、属于人民,即使五百万、五千万我也没权利卖出去。”

  此后,他又成功发明了能在不同光源照耀下呈现出多种颜色的变色瓷,能使满屋生香的香味瓷等多种瓷器。2003年,他还和杨辉教授、叶国珍教授等人一起成功地将纳米氧化铝材料添加到瓷土材料中去,使南宋官窑瓷的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不到10%提高到了80%以上。最近,他又在进行人工合成材料的研究,以降低瓷器生产的成本,让普通百姓也能消费得起瓷器这一艺术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