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新闻周刊·沟通
3  4  
PDF 版
· 孩子带身边还是留老家?
· 专家:寻找差异互补教育
· 婚前悄悄调查还是当面沟通
· 一分钟成就一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专家:寻找差异互补教育
  针对钱国房夫妻和儿子出现的类似状况,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冯钢认为,钱国房夫妻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无法作为父母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成长,自然会对自己的角色很陌生,既不知道怎样做父母,也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由于没有了学习与孩子相处的机会,缺乏与孩子沟通的经验,所以当孩子回到他们身边后,亲子关系确实是较难磨合的。

  “而老爷子的溺爱,这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亲情的回归。实际上,不是老人变温情了,而是30岁的心理需要与60岁的心理需要不同。”冯钢说。

  在冯钢看来,作为父母的心理需要与孩子成长的关系更为直接。而对于老人来讲,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孙子的教育、人格培养等责任又有他们的父母承担。所以作为爷爷奶奶,他们通常把“成长的因果关系”看得很淡,进而更注重孩子的心理感受。

  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冯钢表示“也是出于一种弥补的心态。”自己做父母的时候,由于社会的责任、工作的压力,内心感受的体验与表达比较欠缺,而到了老年,从前束缚他们感受的东西渐渐没有了,比如日常工作、人情往来、家庭负担等等压力都在逐渐消失,所以想去弥补自己从前所忽视的东西。

  对于多数老人来讲,孙子的到来无疑为无趣的生活投射了一道希望的光环。随着孩子会走路、会讲话,老人与隔了一辈的孙子日益成了朋友、伙伴。随着慢慢变老,老人逐渐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而孩子的世界特别简单,只要你陪他玩,满足他,他就愿意亲近你。在这种亲近中,老人尝到了一种被孙子需要与依赖的快感,而要维系这种关系,他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溺爱与放纵,老人既可以变成孩子,也可以像保护最好的小伙伴一样保护着孙子,有时你都看不出是谁在陪谁玩。

  钱国房一家的矛盾,表面上是孩子留在谁身边,实质上还是对教养方式的互不认同。结果就造成了一方面,老人担心儿媳不懂孙子的脾气,不知道怎么管教,从而加以干涉;另一方面,儿媳不满老人对孩子的溺爱,认为这样是耽误了孩子。

  “这种隔代教养的矛盾冲突从表面看是一种症状,但真正要解决问题,不是去指责父母,而是去寻找这种症状的真正病因。在我看来,就是满足老人真正的心理需要。”冯钢说,作为父母,想控制孩子的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也可以和爷爷奶奶合作共同参与。实际上,两代人对孩子的教育完全可以形成互补。比如父母教育方式过于教条,目的性过强,对孩子的心理感受比较忽视。而作为爷爷奶奶,平时相处比较多,对这方面可能了解得比较清楚,就可以适当填补孩子这方面的欠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