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杭州资讯
3  
PDF 版
· 同样的创业梦想 一样的精彩人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6年3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同样的创业梦想 一样的精彩人生
——拱墅区来杭创业者撷英
■ 区报道组 黄群
  同样的创业梦想

  一样的精彩人生

  ——拱墅区来杭创业者撷英

  ■ 区报道组 黄群

  近日,拱墅区召开深化服务来杭创业者工作座谈会。来自各行各业的创业者代表交流了来杭创业的不同经历。发言中,他们真诚地感谢拱墅区委、区政府给广大来杭创业者的真心关爱,也表达了内心对在“第二故乡”创业奉献的期盼和憧憬。

  程 丽

  简介:

  大江监理公司总经理,38岁,福建人。2003年将办事处设在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2003年7月,设立大江监理公司分公司。2004年设立总部,公司也由原来的乙级资质转为甲级资质。2005年1月,加入杭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成为会员。

  

  难忘第二故乡一件事:

  自己创办的公司由最初的乙级监理单位升格为甲级,去年9月兼并了建德的杭园园林公司。

  

  心声吐露:

  来杭州办企业,人生地不熟。但庆幸的是,当地政府非常关心我们这些来杭投资、创业的企业,在政策、服务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和支持,使我们能安心、舒心地在这里创业、生活。公司从一个办事处发展到今天,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特别是小河街道的支持和帮助。记得在设立总公司的时候,除了要更改公司名称外,还有许多烦琐的事务要办理。由于初来杭州,对工商、税务等方面的办理程序、手续并不是十分清楚,如果企业自己去办理免不了要走弯路,费时、费力不说,还会错过发展的好时机。小河街道领导在得知情况后,派出专人定向联系,全程服务,企业只需将所需材料准备妥当,其他后续工作由街道工作人员处理。在街道的帮助下,企业很快完成了前期各项手续,大江监理公司总部正式设立。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拱墅区相关部门在我们公司设立了来杭创业者学校,公司的员工定期在这里学习,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公司的人力资源素质大大提高。现在,我正准备在杭州买房子,安心在此创业发展。

  方春英

  简介:

  新花中城领班,32岁,湖南南阳人。1994年来杭,起初在小酒店做迎宾。1999年到新花中城,2000年被评为新花中城优秀员工,2002年做大堂副理,被评为拱墅区十佳外来务工青年,2003年当大堂经理并光荣入党,2004年任新花中城团支部书记。2005年任厅面经理。

  

  难忘第二故乡一件事:

  2003年在酒店的党组织光荣入党,2005年被评为新花中城优秀党员,2006年1月作为来杭创业者代表接受电视台采访。

  

  心声吐露:

  感觉最深的是,我这个外乡人在杭州找到了“家”的感觉。在新花中城工作,一晃好多年过去了,从最初的一名最基层的员工到现在的厅面经理,除了自己的不懈努力,也得到了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培养。在生活上,领导更是关怀备至。2002年,远在老家的母亲知道我还没有谈朋友很是着急,催着我回老家结婚,但我不想放弃这份工作。当单位领导得知后,一边安慰老人家让她放心,一边忙着帮我牵线搭桥。最让人感动的是,每次我回老家,单位领导还不忘买些好吃的、好穿的让我带回去。2004年,在领导的关心下,我终于登记结婚,虽然我们俩人都是外地人,但现在都有了杭州户口,而且在杭州也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在杭州生活,我们并不孤单。

  刘同树

  简介:

  拱墅环卫汽车场工人,男,27岁,江苏泗阳人。2003年10月来杭,一直从事垃圾清运工作,现正准备把小孩接到杭州上幼儿园。

  

  难忘第二故乡一件事:

  2006年2月,向区城管办递交入党申请书。

  

  心声吐露:

  我退伍后做过很多工作,我觉得现在这份工作最安心,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到区城管办汽车场工作以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严格的规章制度。环卫机械作业安全第一,我们这里无论是临时工还是长期工,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杭州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我报到的第一天就迟到了,被组长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他说,说好了几点到就是几点,你这个人怎么可以这么不讲信用。打那以后,我在工作中时时提醒自己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在我的单位里,又有着浓浓的人情味。我在单位里目前每月收入还可以,从来没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福利也不错,单位里给交了“五金”。职工的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2004年,我们单位举行了车辆技能大比武,2005年又组织了登山比赛、联欢会等。我现在已经成家,对象还是单位给介绍的,工作在这样的单位真幸福。

  姜孝见

  简介:

  外来青年志愿者,35岁,浙江江山人。1998年夫妻二人来杭打工,做装修水电工。2002年5月当仁和仓社区志愿者。2003年进百权物业管理工程公司做水电工。

  

  难忘第二故乡一件事:

  2002年,自愿加入拱墅区仁和仓社区外来志愿者服务队,并担任队长。

  

  心声吐露:

  我是一个从江山农村来杭打工的外来人员。1998年初,我和我老婆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在仁和仓社区租了一间农居房,开始了艰辛的打工生活。

  我曾经走南闯北,先后去过福建、黑龙江等地打工,刚到杭州时,不敢与本地人多接触,害怕受到欺辱。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杭州人不仅热情文明,而且大多是善于助人,爱打抱不平。我感觉到杭州来打工创业是我明智的选择。我和房东一家关系相处得很好,他们从不把我们当外人,逢年过节时,叫我们在他家一起吃饭,他们又帮助我介绍工作。

  2002年5月,当我知道仁和仓社区要成立外来人员志愿者服务队时,我就踊跃去报名,也得到老婆的大力支持。我们都认为,这是回报杭州人民的最好方式。成立服务队之初,我们一共有36名队员,我们成立服务队的宗旨是“创业在杭州,奉献在社区”。队员们都有一技之长,有理发师、修车配钥匙、补胎、裁剪、补鞋、水电工等等。我们每个季度都组织队员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服务,深受广大居民的赞扬。而且,我们还不定时发动队员参加社区的卫生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和城市牛皮癣等活动,也得到社区党委、居委会的肯定和表扬。2003年,拱墅区“钱江杯”外来人员法律知识竞赛,我们代表湖墅街道参赛,荣获三等奖。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队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外来人员流动性大,许多队员搬家或回家乡,致使服务范围有所缩小。可是我们没有气馁,仍然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团队,在社区党委、居委会的关心、帮助下,我们努力发展新队员,如今已有108名队员。在队伍壮大的同时,我们也不断推出新的服务,如治安信息员、计生信息员、夜间巡逻队等,为社区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利用在物业公司工作的机会,积极帮助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找工作,让一批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如今,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党委、居委会的引导下,已逐步走向成熟。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服务范围会越来越广,受益居民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服务社区,我们要发展成为街道、拱墅区乃至杭州市的服务团队,让杭州市民都受益,以此来回报第二故乡人民对我们外来人员的关心和厚爱。

  方根生

  简介:

  拱墅保安公司保安,32岁,浙江淳安人。1995年部队退伍到杭州,在保安公司当保安,后升为班长、培训队长。2000年做保安中队长、大队长,现在任保安部副经理。1999起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职工,1999年被评为省级优秀保安员,2002年、2003年被评为市级优秀保安员。2004年被评为拱墅区十佳综合治理突出贡献个人。2002年在杭州结婚。

  

  难忘第二故乡一件事:

  2003年“非典”时期,自己工作的公司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公司宁可去贷款,欠上银行的债,也保证按时把工资发给大家。

  心声吐露:

  这两年来,我们做保安的待遇越来越好,不但从未出现过拖欠工资的情况,公司还为我们交了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购买了意外保险,收入也逐年提高。

  每年过年,公司都会上门问候,送年夜饭,有时还送到父母家里。职工的子女入学问题,也由公司帮着解决。在这样的单位、这样的城市创业,我们开心!

  现在我为杭州市民保平安,我将尽心尽职,因为这里就是我的家,谁不想让自己的家园平安祥和呢!

  汪佳华

  简介:

  43岁。1999年从开化来到杭州打工,现在杨家门家友超市门口开花店。

  

  难忘第二故乡一件事:

  2005年9月19日14时30分,在杨家门菜场附近,汪佳华勇追盗窃犯罪嫌疑人身受重伤,经医院诊断,中型血管断裂3根(包括尺动脉)、肱肌断裂、失血性休克。经3个多小时的抢救后才脱离生命危险。他的见义勇为行为深受广大群众称赞。

  

  心声吐露:

  那天下午与路人一起追赶一个抢匪,在歹徒威胁“再上来就捅死你”的情况下,我没有退缩,同嫌犯一路顽强搏斗。在追打到莫干山路时,被穷凶极恶的歹徒捅伤手臂,由于出血较多、体力不支而倒地,后被群众送往区人民医院救治。

  在杭州工作的6年多来,我已经3次挺身而出。我工作的花店附近是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段,一次一个抢包的歹徒从门前逃过,我扔下店里的生意就去追,最终把歹徒扑倒在地,并扭送到公安部门。另一次,我看到店门口有一个青年骑车把一名70多岁的老伯撞倒在地,老人被撞出了血,青年人却一声不响地骑车走了。看到这情景,我火了,一口气追出100多米,把那青年给追了回来,要他向老人道歉,并送老人去医院。

  在别人眼里,我总是爱多管“闲事”。“这回好了,人也受伤了,要花一大笔手术费,花店也没人管了”,老婆有点抱怨。但我想,做人总是要有正义感的,再说我学的是法律,做过法律工作,这样做是应该的。

  我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我当然有义务维护自己家园的安宁生活。

  柳遵省

  简介:

  男,41岁,浙江兰溪人。1986年来杭,1986年到杭州鞋厂当工人,1990年到浙江农科院做教授助手,1991年到杭州卷烟厂当工人。1992年自己出来做生意,做水产,证券投资。1998年到服装公司工作。1987年把老婆接到杭州。

  

  难忘第二故乡一件事:

  女儿2000年在拱墅区运河小学上学,一直担任班长一职,是区级优秀学生、校三好学生、校十佳好少年。

  

  心声吐露:

  我1986年来杭州,至今已经居住了20个年头了。在这20年里,能感受到城里人对我们的态度是从歧视到尊重,现在又发展到同城同待遇,城里人外地人一个样了。

  在拱墅区有两件事让我特别感动。一件就是我孩子的上学问题。我把家搬到杭州来,很大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成长空间。女儿现在很幸运地进入了运河小学读书。这里的教学氛围非常好,我的孩子多次在市、区比赛得奖,我很为她自豪。更让人感动的是,这里的老师对学生非常关心。特别是校长,她每天上学、放学时都会站在学校门口,和学生打招呼,关心学生的一举一动。记得有一次我孩子生了口疮,我们家长还没注意到,倒是校长心细,发现了以后就带孩子去医院看,之后还每天来问孩子的身体怎么样了。

  另外一件事,就是这里的党委、政府对老百姓特别尊重。在杭州,我给拱墅区政府写信提了很多的意见建议,件件都有答复。

  高六一

  简介:

  杭州祥和假日大酒店副总经理,男,32岁,湖北宜昌人。2003年3月到杭州祥和假日大酒店当保安,2004年升为保安部经理。

  

  难忘第二故乡一件事:

  2005年1月,被单位送到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参加执行经理培训,为期一年。

  

  心声吐露:

  初到杭州的时候,就觉得杭州这个地方很美、很温馨,是个居住、生活的好地方。自从到祥和假日大酒店工作,更让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我们酒店90%的员工都是外来人员。员工的工资,从来都没拖欠过;为解决外来员工的住宿问题,单位还特地建了宿舍楼。租金很便宜,每月只要130元,比市场价低了一半。由于工作很忙,有时候忙得连自己的生日都忘了,但酒店老总却记得每位员工的生日,亲自给员工送生日卡和蛋糕。春节前后是酒店生意最红火的时候,但不管有多忙,酒店领导还是会在除夕前抽出时间来大摆宴席,把所有员工集中起来,吃一顿丰盛美味的团圆饭。除夕夜,酒店老板还亲自下厨,给我们这些不能回家乡过年的员工做宵夜,让我们感到无比温馨。酒店还组织员工每年两次免费外出旅游,这种待遇就连公务员都未必能享受得到的。

  酒店也不会因生意清淡裁员。2003年“非典”时,酒店生意前所未有地冷清,但没有一个员工因此被裁撤。在这里工作,我感觉安心、放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