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乐清龙档“落户”艺术殿堂
· 海盐农民看上数字电影
· 用美人蕉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 十种常见疾病 试行最高限价
· “人体冷冻术”有突破
· 每天7小时睡眠最有利于健康
· 浙江越剧百花园中的两道奇景
· 重放经典越剧电影
· 发现藏文经书 疑是盗宝者遗留
· 同歌共舞拉近了年轻的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民间瑰宝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乐清龙档“落户”艺术殿堂
  本报讯 (乐清日报记者 徐琴微) 在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出尽风头的乐清龙档又喜迁“新居”,3月18日正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这一高雅艺术殿堂“安家落户”。

  乐清龙档是用木头制作成凳形的龙身,多节联结成一条木板龙身,也有称之为“板凳龙”。已有上千年历史。目前在乐清,能制作整条龙档的著名艺人仅柳市“龙档世家”的第三、四代传人黄德清和黄北父子。

  此次“入住”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乐清龙档就出自黄德清、黄北父子之手。这条完成于2004年的乐清龙档花了黄氏父子2年多的时间,是他们近年来最得意的作品。龙档全长30多米,龙身上采用透雕、浮雕、镂雕等工艺技法,造型层次分明,雕刻着“大闹天宫”、“八仙过海”等120多个戏曲故事、民间传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龙档上的龙灯点亮时,流光溢彩,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

  乐清龙档已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永久收藏。该院向黄德清、黄北父子颁发了永久收藏证书和奖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