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此种“小气”显大气
· 遂昌向发达地区派出“经济红娘”
· 台州:“农情短信”惠及近两万农民
· 萧山有家特殊“民工接待室”
· 绍兴一企业引进外资有新招
· 温州瓯海区率先建立党员服务中心
· 巨化:老国企靠创新发新芽
· 千岛湖旅游“无淡季”
· 水底爆破手——姚新根
· “孝子”捐出救助款
· 天台“评稳制”给重大项目建设系上“安全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巨化:老国企靠创新发新芽
每年安排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达100多项,已成为我国新兴氟化工龙头企业
  本报讯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王孝弟)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又授权巨化集团公司一项氟化工生产方面的发明专利。至此,巨化已拥有了17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而且绝大部分是氟化工方面的专利技术。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老国企巨化,正是凭着这一项项创新技术,从一个普通化工厂,脱胎换骨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氟化工企业,连国家的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安家”在了巨化。

  氟化工是一个新兴化工产业。巨化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仅氟化工一期就先后承担了3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共获得5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2个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装置挖潜,氟化工一期年生产能力从设计时的5.7万吨提高到20万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依然保持利润年均增长15%以上的好势头。

  巨化董事长兼技术中心主任叶志翔说,引进技术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好路子,但引进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

  巨化建立了以氟化工为中心的科研开发机构,边引进边开发,迅速形成了在氟化工领域的自主开发能力。目前“氟二期”生产的“塑料王”聚四氟乙烯,“氟三期”的氟树脂、氟橡胶等耐高温绝缘材料,均已批量投产,不但替代进口,还大规模出口。在巨化掌握聚四氟乙烯生产技术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到我国开设合资厂,转让生产技术,产品价格也从原先的每吨11万元下降到目前的7万元。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据统计,“十五”期间,巨化每年安排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100多项,科研开发、科技创新的总投入达4.61亿元。为了激励科技人员勇于创新,巨化不但给科研人员单独制订了薪酬和奖励制度,吸引优秀的科研人员加盟巨化,而且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精神。巨化集团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周安坦言,与获奖、获专利的成果比,他们中心的科研人员经历更多的是失败,但正是巨化宽容失败的氛围,吸引和激励了大批科技人员勇于创新,为巨化研发出一个又一个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让巨化这个有着近半个世纪历史的老国企,成为我国新兴氟化工产业的龙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