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激励,让农民点石成金
· 慈溪“白骨案” 犯罪嫌疑人被批捕
· 农民新村 上邮票
· 浙江鞋企将作“最后一搏”
· 阿里巴巴与 农行“结盟”
· 安吉“环保屋” 引来国际资助
· 要闻简报
· 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
· “忠诚卫士” 奉献第二故乡
· 我省部署开展整顿和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 当代女“蔡伦”——陈志蔚
· 当代女“蔡伦”——陈志蔚
· 家门口可买到平价农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激励,让农民点石成金
何安丽
  建设新农村是一场大戏,主角是农民。充分激发农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有一句名言:给农民以激励,他们就能点石成金。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致富,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但农民要富裕起来,就要有致富的欲望、本领和行动,这需要有效的激励。有了激励,资本、技术、教育等外援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成为促进增长的力量。

  激励有多种形式,有精神的激励、机制的激励、榜样的激励、物质的激励。激励有多种内容,包括拓宽农民的视野,激发农民求知识学技术的欲望,保护农民的劳动成果,树立他们可以仿效的榜样,为他们排忧解难,尊重他们的创造发明,等等。在种种激励当中,最重要的是政策、机制激励。农民朋友常说:给钱不如给政策。一项好的政策措施,一个好的激励机制,胜过单纯的财政投入。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以前,农民对农业生产是没有多少积极性的,因为大家干多干少收入都差不多,种什么不种什么个人也没自主权,任你有多大能耐也发挥不了。实行包产到户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交足公家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种不同以往的生产方式,成了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强大动力。结果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些地,全国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种粮大户、养猪状元、蔬菜大王到处涌现,农民自己起来迅速摆脱了贫穷。这是机制激励带来的巨大变化。

  有阳光就灿烂,有雨露就滋润。今天的农民,需要与时俱进的激励。我省去年在全省推广的“农家乐”,就是一种新的激励。千百年来,农民有了积蓄,最先想到的是盖房子,而不是发展再生产。在浙江一些相对富裕的农村,几乎家家都盖起了二三层楼。儿女出去打工后,十几间房屋住着两三口人,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是一种浪费。“农家乐”的推广,不仅激励着农民把这些闲置的房屋投入再生产,也激励着他们转变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可谓一举两得。

  “点石成金”的指头比“金子”更重要。农村不缺能人,缺的是知识、技术、创意、引导。号称“苦竹之乡”的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前些年经济落后,许多农民只能靠采石赚点苦力钱,后来在上海民族乐器厂一位师傅的指点下,农民们利用当地丰富的苦竹资源,办起了70多家竹笛加工厂,把原来100斤只能卖5块钱的竹子,卖到了5块钱一根,加工成竹笛后,价值甚至能翻100倍,真正做到了“点竹成金”,仅2005年就创造效益3700万元。

  激励是行为的动力。多给农民激励,才能让农民目光四射,把握更多的发展机遇。目前,我省正在实施千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帮助鼓励农民掌握一技之长。从激励农民的角度说,这比送点钱管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