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浙江交通
3  4  
PDF 版
· 合力攻坚 走好开局之年第一步
· 解读浙江水运“十一五”
· 浙江交通“十五”期间取得十大突破性进展
· 浙江交通“十五”期间取得十大突破性进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3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交通“十五”期间取得十大突破性进展
  浙江交通“十五”期间取得十大突破性进展

  (上接第13版)

  2005年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4.4亿吨,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广东省和上海市;集装箱吞吐量达555万标箱,位居全国第四位。运输装备明显改善,运力结构更趋合理。到2005年底,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五年净增130万辆,是“九五”期末的2.8倍,全省营运客车达7.4万辆,营运货车24.1万辆,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了27%、44%。舒适、安全、环保的高级客车比重逐步增加,班线高级客车占其总数的比重达到20%;专用、厢式、重型货车分别比2000年底增长了29%、36%和24%。全省船舶运力达到2.9万艘,1037万载重吨,载重吨是“九五”期末的2.5倍,年均增长20%。运输船舶继续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远洋、沿海船舶重点发展大型散货船、大型油轮和集装箱船,船舶平均吨位由“九五”期末的969吨提高到1979吨。内河船舶大力发展标准化船型,淘汰老旧船、挂桨机船、水泥船,平均吨位由“九五”期末的47吨提高到114吨。运输网络内联外扩,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公路客运班线通达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快客班线覆盖长三角地区和省内所有县市,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81.8%。货运发送全国各省市的直达快速线路2000余条,覆盖长三角主要地区的快件线路330余条,拥有年运量10万吨以上的货运市场达37个。

  交通发展规划编制

  编制完成省市县三级交通发展规划,是我省“十五”交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成就。2003年以来,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全国交通发展和全省交通发展的全局出发,编制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纲要(2003~2010)》、《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规划》、《浙江省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规划》、《长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浙江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浙江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含《宁波——舟山港口资源整合规划》)等一系列综合、区域和专项规划。各市、县也都完成了本地区的交通发展规划。交通规划体系的完善增强了交通发展的前瞻性、科学性、有序性和指导性,实现了“思路—规划—项目—政策—投资”的良性互动。

  交通法制和市场监管

  “十五”期间,省人大颁布了《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浙江省水路运输管理条例》、《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省政府颁布了《浙江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办法》、《浙江省内河航道“四自”工程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高速公路项目业主招标投标暂行办法》、修订了《浙江省航道管理办法》、《浙江省渡口安全管理办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覆盖我省公路水路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地方交通法规体系。通过全面清理行政许可事项,省级交通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从59项减少到21项,各级交通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通过岗位培训,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开展了建设、监理和客货运输市场清理整顿,依法严厉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了公路超限超载治理整顿,车辆超限超载率下降到10%以下;开展了船舶超限超载专项整治,严重超载船舶比重下降到20%以下。全省公路水路建设和运输市场秩序明显改善。

  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文明建设

  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实施廉政保障工程为载体,将反腐倡廉工作纳入交通发展的总体规划,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抓手,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出台并实施了《浙江交通系统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了思想教育、权力监控、干部选任、监督制约、查办惩戒、信息预警等6项机制31项措施,努力形成不想腐败的自律机制、不能腐败的约束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戒机制和不愿腐败的保障机制;以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不断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举措。全省交通系统保持了良好的反腐倡廉态势,为交通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证,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交通窗口文明建设获得新突破,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文明公路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涌现出全国文明单位和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8个,部级先进集体、文明示范窗口和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15个,省级文明单位75个;省公路、港航和运管系统分别被交通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行业;建成了11条(段)文明公路和一批文明航线、三星级汽车(水路)客运站、公路收费站、文明示范窗口;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

  交通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人才强交”战略,大力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浙江交通精神;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树立“无私奉献先行官、一心为民孺子牛”的交通系统共产党员先锋形象,推进“高效率运转、高质量服务、高要求管理”的机关作风建设,总结和树立了以朱汉华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坚持打造交通发展的软实力,增强了交通行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队伍建设抓住培养、引才和用人三个环节,夯实资金保障、技术保障和机制保障三个基础,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人才强交战略的若干意见》等规定,交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