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请给小成本电影开道方便之门
· 韬光一处建筑 与昆曲命运有关
· 缅怀岳飞
· 鄞州古桥迁新址
· 浙师大今年再招 60名“洋学位”硕士
· 五大中国传统戏曲 将赴德国同台演出
· 国际医疗组织送来百万元“人工关节”
· 西湖文献可免费阅览
· 宁波城市医院支援 农村卫生工程启动
· 彗星历史上有“火和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韬光一处建筑 与昆曲命运有关
1919年,老一代昆剧人曾在这里商讨重振昆剧。市民建议,应该将此建筑保护起来
  本报杭州3月14日讯(记者 戴睿云) 杭州灵隐景区综合整治规划已在西湖博物馆公展3天,已有超过6000人次的市民和游客观看了展览。主办方收到了百余条市民建议。今天下午,记者就偶遇一位专程来提建议的老者,这位名叫周世瑞的老人是浙江昆剧团的国家二级导演。他提出,灵隐韬光的一处建筑与中国昆曲的命运息息相关,应该予以保护。

  周世瑞是我国著名昆剧艺术大师周传瑛之子,12岁以后随父从苏州来到杭州,对杭州的感情很深,也一直很关心杭州的文化建设。在去年翻阅历史资料时,他发现灵隐景区韬光的一处无人居住的破败建筑,正是其父的老师沈月泉与老一代昆剧人,在1919年左右决定办班收弟子、振兴昆剧的场所。

  周世瑞告诉记者,清末民初,几乎没有人演昆剧,更没有人学昆剧,昆剧后继乏人,几乎面临失传的境地。1919年,当时的一位官员穆藕初在他位于韬光的别墅里(该别墅大约建于1910年左右),约了京昆大师俞振飞的父亲和沈月泉在此排练昆曲。三人感叹于当时的昆曲每况愈下,于是讨论决定开办一个昆曲传习所,抢救濒临失传的昆曲。1921年,传习所在苏州开班,共收下了60名弟子,日后都成为鼎鼎有名的京昆大师,其中也包括9岁入学的周传瑛。

  “传习所的开办,让古老的昆曲得以绵延至今,它改变了昆曲的命运。” 周世瑞说。经传习所培养的传字辈昆曲人的努力,才使昆曲衰而不绝,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周世瑞之父周传瑛还创建了国风昆苏剧团,也就是浙江昆剧团的前身。周传瑛参与改编、导演并领衔主演的昆剧《十五贯》,1956年4月晋京演出轰动全国,取得辉煌成功。

  “灵隐是杭州历史文化的积聚地,不想这里却也留下了中国昆剧历史的痕迹。”周世瑞说。他说那个建筑还在,就在韬光一个茶室的边上,上面还标注着始建的年份,他希望园文部门能在这次整治中将它保护起来。灵隐管理处的工作人员非常重视,并表示会将认真对待这一建议,给市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