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会笑到最后吗
· 看奥斯卡,看些什么门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看奥斯卡,看些什么门道
■易 文
  选奥斯卡要花多少钱

  每年选奥斯卡所花费的钱,要比美国选总统还多。一部有奥斯卡“潜力”的影片,平均花在每个评委身上的钱高达五六千美元。但这笔钱不能以红包或礼物的形式出现,因此大头花在广告上。由于评委们集中居住在洛杉矶和纽约两大城市,因此,《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也是电影公司花钱的好去处。

  广告做多了,边际效果就会减少。怎么办?这难不倒以作秀为业的电影业。比如说,奥斯卡规定,正规的放映会不许提供食品、点心,不许附带招待会,不许有该片的台前幕后人员出场。不要紧,那电影公司就举行“非正规”的放映会,只要对公众开放,观众不全是评委,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放映活动,主创人不仅可以出席,还可以跟观众进行交流,笼络感情。奥斯卡的执行主任瑞克·罗伯森坦言:“这没有什么不妥,当然他们会希望观众中有一半都是奥斯卡的评委。”    

  奥斯卡价值几何?

  大家都知道,一部影片一旦在奥斯卡获奖,便身价百倍。但这“百倍”到底是多少?粗略计算,提名大概值3000万美元;得奖值2000万。确切地说,一部影片因为得到奥斯卡提名,可以在原先票房成绩的基础上,增加3000万美元的影院收入,而一旦得奖,还可以再增加2000万美元。

  当然,具体数字取决于很多别的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影片本身的商业性及首映的时间。影片本身的商业元素越重、首映离奥斯卡越远,奥斯卡的票房刺激作用便越小,如《角斗士》是一部非常商业化的作品,于2000年5月在美国首映,等到次年2月获奥斯卡提名时,它已经赚了影院收入的99.4%,提名后仅多赚了0.2%,得奖后也只再增加0.4%,使得北美票房总数达到1.88亿美元。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想上电影院看此片的人差不多都已经看过了。

  《莎翁情史》的命运则完全不同。该片于1998年12月底上映,到次年2月获提名时,票房为3630万;提名后,票房翻了一倍多,又赚了3670万;3月底得大奖后,另增加了2700万。换言之,该片60%的票房都跟它受到奥斯卡青睐直接相关。

  得奖有助于事业吗

  谁也不能否认奥斯卡对于一位演员的重要性,它象征着演艺生涯的一座高峰。但高峰的前方可能会有更高的山峰,也可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或深不可测的低谷。

  我们可以回顾过去20年影帝影后的命运:很多人事业一蹶不振,如《死囚漫步》的女主角苏姗·萨兰登、两度影后莎莉·菲尔德、歌影双栖的雪尔、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叱咤风云的丹尼尔·戴·刘易斯、休·格兰特、之前最有英国绅士风度的杰瑞米·艾恩斯等等;有些在动作片里演小配角,如《莫扎特》的男主角摩瑞·亚布拉汉;有些则彻底销声匿迹,如《飞越疯人院》中展露精湛演技的露易斯·弗莱切。

  尼古拉斯·凯奇因拍动作片赚了很多钱,他很聪明地自降身价(降到原价的1%以下),拍摄了为他带来影帝美名的《远离赌城》。功成名就后,他又返回动作片老行当。结果,他的好朋友西恩·潘公开骂他“出卖艺术灵魂”。    

  奥斯卡不爱美人?

  曾在某报看到一篇评论,该文作者大叹奥斯卡今不如昔,如今的影帝影后没有当年费雯丽、伊丽莎白·泰勒、英格丽·褒曼的容貌和魅力。当笔者把这项疑惑转述给好莱坞同行时,他们忍俊不禁:“奥斯卡不是选美,而是选演技。”

  美人们证明实力的捷径是“自毁形象”,如伊丽莎白·泰勒真正令人刮目相看的作品是1966年的《灵欲春宵》,在里面她不像玉婆,而像是疯婆;汤姆·克鲁斯的墨镜配皮夹克打扮能让无数女性疯狂,但他必须变成残疾人(《生于七月四日》)或走投无路(《甜心先生》)或蓬头垢面(《木兰花》),才能获得奥斯卡提名。

  如果你想以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中的清纯、妮可·基德曼在《红磨坊》中的艳丽、葛妮丝·派特罗在《莎翁情史》中的高贵来赢得小金人,不是不可能,但难度要大得多。

  出席典礼穿什么

  奥斯卡评选的是一系列跟电影相关的奖项如最佳影片、最佳演员等,但你从美国媒体对颁奖典礼的报道幅度来看,一定以为奥斯卡是服装秀,电影只是顺带提及的副产品。

  美国有一个叫做E的有线电视频道,有一位主持人名叫琼·瑞弗斯,以采访电影明星为主。在奥斯卡颁奖仪式开始前,这位身材仍很苗条的老太太会扯着公鸭嗓子,向踏上红地毯的明星们一一发问。她的第一个问题永远是:“你今天穿谁?”(Whom are you wearing today)意思是:你穿的服装是谁设计的?答案当然是一个个意大利名字,如范思哲、阿玛尼等,这其中属于华裔的名字只有维拉·王。偶然会有一个明星勇敢地说:这是我自己设计、自己裁剪的衣服,搞得问话人很没趣。

  对于勇敢的女士,出彩和出位只有一线之隔。上世纪90年代,因澳大利亚小成本片《沙漠妖姬》得奖的最佳服装设计人,穿了一件用信用卡编织的礼服,不仅说明了钱的重要性(该片的服装预算非常低),而且还引来了赞助商。

  一般来说,一味依赖优秀传统并非上策,如当年朱丽叶·比诺什穿成法国二战前的样子,章子怡的碎花旗袍,均被斥为“30年代的轻浮打扮”,只不过前者是巴黎版,后者是上海版。穿着抢镜而不失品位,这是一门艺术,许多明星在这个重大“细节”上失足,还没得到奥斯卡的肯定,先被E频道专家们送上一个雅号,如:“她本来想制造灰姑娘参加王宫舞会的效果,不料却穿成了灰姑娘的后妈。”

  奥斯卡的主持人要做些什么

  奥斯卡颁奖典礼长达三四个小时,除了最佳影片、最佳主演、最佳导演等少数几项,大多数奖项并不能引起广泛的兴趣。加上得奖者上台不是感谢上帝,就是感谢一大堆圈内同行,观众难免要打哈欠。

  删除开场歌舞后,奥斯卡的重任全落到主持人肩上。主持人需要讲十几二十来分钟的笑话,这些笑话多数是嘲笑好莱坞圈内名人或丑闻,如查理·辛嫖妓、惠特妮·休斯顿吸毒等。如果你是刚出过丑闻的明星,脸皮又比较薄,最好别来参加典礼。到时台上笑话一出口,反应镜头就即刻落在你身上。全世界都看着你出样相。

  奥斯卡主持人一定是搞笑的能手,但这些笑话大多不是他编的。每届奥斯卡都会组织一个写作班子,专写开场白和颁奖词。这个一流的写作班子不仅事先准备好主持人和所有颁奖人的“高论”,在颁奖当晚也不得休息。他们守候在后台,根据临时发生的不测事件,随时补写新的笑话。如果有人在台上出了丑,接下来被主持人挖苦一番,那就是考验写手的急智才能。

  谁为奥斯卡颁奖?

  谁获奥斯卡要到发奖仪式当晚才知道,但谁颁发奥斯卡却是主办单位必须事先决定的。从理论上讲,你可以请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大牌明星而无需支付一分钱出场费,但实际上实施起来却没那么简单。

  只有最佳演员的颁奖人是有章可循的,按照惯例,上届的最佳男/女主角颁给这届的最佳女/男主角,配角也按性别错开。

  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是最重头的两个奖,颁奖人通常极具分量。有一年,以演泰国国王著称的尤伯连纳应邀颁奖,他一听是颁发最佳编剧,火冒三丈:“我是大明星!你让我颁最佳编剧?你要请我,就得让我颁最佳影片!再见!”

  大多数明星都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不会狂妄到要求颁发最佳影片,而是希望自己的颁奖词精彩一点。上世纪90年代初《小鬼当家》的童星麦考利·库尔金应邀颁发最佳视觉效果,他仗着自己是当年的票房冠军,提出彻底改写颁奖词的要求,结果主办单位根本没理他碴儿,立马请来了另一位童星伊利亚·伍德(《魔戒》的主演)。

  为什么由当红童星来颁发最佳视觉效果?没有任何道理,多数奖项和颁奖人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联。一般来说,影片若获提名、但主角没有入围者(如《末代皇帝》的陈冲和尊龙、《卧虎藏龙》的周润发和杨紫琼),往往会被邀请颁发一些次要奖项。颁奖人若对幕后写作班子撰写的颁奖词不满意,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但采纳与否仍由主办方说了算。

  奥斯卡的墙外效应

  俗话说:墙里开花墙外香。《卧虎藏龙》在包括港台在内的我国各地区均未受到追捧,但奥斯卡评委奉若至宝。反之,在奥斯卡上出过风头(更别说真正得奖)的外国人,回到故乡均被当作“征服奥斯卡的英雄”。

  日本更崇拜奥斯卡,只要是得过奥斯卡者,日本媒体均会冠予“世界级”的称号,如“世界级的黑泽明”。读过影史的人都知道,日本人原本看不起黑泽明,把《罗生门》当作失败之作,只是在他被西方捧为“大师”后才对他肃然起敬。

  如果说日本人缺乏民族文化的自信心,那么法国人对奥斯卡的态度更具“法国特色”,即同时把自大和自卑推到极致。法国人对美国、好莱坞、奥斯卡一向嗤之以鼻,“都是些什么破烂!”可是,每当有法国人获奥斯卡提名,整个法国会欣喜若狂。朱丽叶·比诺什因《情浓巧克力》获影后提名,法国报纸便把影后桂冠带到她头上,好像她得奖已成定局。比诺什左右为难:“我怎么可能会得奖,这次明摆着是朱丽娅·罗伯茨当影后。”

  很多国家对奥斯卡都存有爱恨情结。借用一位好莱坞人士的话:“奥斯卡的确是一大荣誉,但也没必要捧上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