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磐安山区农民喝上“改制水”
· 海曙区将推出 低价医疗制度
· 我省启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专用车
· 藏族学生 喜迎藏历新年
· 民进浙江省委会召开七届五次全会
· 兰溪农民的“厕所革命”
· 千里海疆筑绿色屏障
· 自发募捐四千万 回乡办厂百余家
· 村有责任医生 户建健康档案
· 瑞安民企认养海防林
· 雾天海上航行要谨慎
· 三千志愿者 倡导文明交通
· 家电维修价钱:全凭店家嘴一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农村饮用水产权经营权制度改革惠及千家万户
磐安山区农民喝上“改制水”
  本报讯 (县报道组 陈一波 记者 徐晓恩) 时隔20多年后,磐安县尚湖镇大王村再一次通上了自来水。2月26日,是村民们头一回缴纳水费的日子。村民蔡海文缴了6.4元的水费后说:“今后再也不用一大早就起来挑水,大伙也不用再抢水、争水了。”

  因管道破损,大王村20多年前安装的自来水管道,只通了短短两年自来水。前不久,该村进行饮用水改造,在9人参加的投资竞标中,邻村的袁光平中标,取得了村里饮用水30年的经营管理权。如今,别说管道破了,哪怕村民家里的水龙头坏了,只需一个电话,袁光平就会派人上门修理。村支书余立方说:“这是县里实施的农村饮用水产权、经营权制度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磐安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村庄分散、高低落差大,除较大的几个乡镇集中供水外,大多数村庄只能分散供水。该县原有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均建于一二十年前,由村集体投资建设,但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管理没有跟上,管网老化、损坏现象十分严重。据2005年初调查,全县76.9%的农民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如何让农民常年喝上洁净、安全的饮用水?去年6月,磐安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饮用水产权和经营权出让”,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村饮用水的投资建设和管理中,对已建好的工程采取承包经营、产权拍卖;对改造和新建工程实行竞标投资建设,由投资者建设、管理、维护饮用水工程。

  尖山镇地处高山台地,土层较厚,以往至少要打40米的深井才能取到水,并且由于土层下玄武岩分布较多,大部分水源铁、锰、汞等元素超标。打一口水井仅工本费就要3000到6000元,再加上水泵等设备,每吨水的成本达到了2到4元,远远超出了村民的承受能力。来自嵊州市的投资商樊德明,以每年水费总收入的8%作为水资源使用费,取得了尖山镇溪源坑水库50年的农村饮用水经营管理权,投资760万元建起了尖山镇自来水厂。厂区内沉淀池、净化池、消毒池等一应俱全,从溪源坑水库提取的水经过加工后流向尖山镇千家万户,每吨0.95元的水价,让山区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用水服务。目前,尖山水厂的水已接通到该镇的7个村,到今年年底管网将接通该镇的14个村。尖山镇大山头村农民孔香琴高兴地说:“家里的水龙头不再是摆设了。”

  水权改革让农民喝上了放心水,也让村民之间更加和睦。双溪乡金娥村坐落在山坡上,地势低的农户一放水,地势高的农户就喝不上水了。由于没有水表,有的农户可以放水洗衣服,有的村民却没水做饭,由此引发的纠纷年年发生。现在,这种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今年,磐安县提出继续大力实施农村饮用水产权、经营权制度改革,准备通过两年努力,使这项改革覆盖全县的100个村。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