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下,各地金融机构纷纷创建节约型银行。比如,有的要求员工养成随手关灯习惯;有的规定各办公室要尽量减少空调使用;有的注重发挥内部网络优势,实行无纸化办公等等。这样做,确实有助于节支增效,然而除此之外,更须从大处着眼,避免浪费。创建节约型银行,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当前,一些金融机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形并非没有。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在效率和决策方面。
先说效率。有些金融机构的办公效率亟待提高,尤其体现在信贷资金的发放上。企业跑一笔贷款,往往需要十来天时间,长的更达两三月之久。且不说企业在各银行部门间三番五次地折腾,徒然耗费不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更为重要的是,待企业取得信贷资金后,常已贻误了最佳商机,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绝不仅仅是单位内部靠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而节省下来的费用所能填平的。
再说决策。有些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决策上存有失误。比如,用人环节上,不能很好地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结果致使能力不强者被委以重任,造成单位整体工作难以高效有序开展;甚至于将思想道德差者放到了重要岗位,导致监守自盗及吃、拿、卡、要等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再比如,信贷投向上,不能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将信贷资金误投于限制性行业;或者,对借款人资信审核,对经营项目的可行性审查流于形式,从而危及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由决策失误而致的后果,有时绝非仅形成了无以挽回的惊人浪费,更可能是一种犯罪。
所以,对金融机构而言,必须做到把握重点,统筹兼顾,既要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认真研究适合自身特点的资源节约措施,更要增强效能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努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既要捡拾“芝麻”,又绝不能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