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在浙江,越来越多的警察因为贴心服务和独特个性受到网民喜爱

守护,在网上在人间

  这个冬天,“刑警秦川”火遍大江南北。因与穷凶极恶的罪犯对峙时果敢决绝,秦川多次喜提热搜,成为2024年度最火的“网红警察”。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网红警察”出现在我们面前。从微博普法警官“江宁婆婆”到“四平警事”董叔董政、“庐州老交”周力……他们亲民、专业,以各自的风格特色,获得网民关注。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喜爱的警察也各不相同。一代代“网红警察”涌现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会火?在他们背后,大家想看到怎样的人民警察?

  今年1月10日是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我们走近“网红警察”,探寻他们的N种打开方式。

  跳出“自嗨”

  讲述不为人知的故事

  “原来你是这样的警察!”

  宁波市公安局里,随处可见“小欣漫画”的痕迹。表情各异的卡通人物,展现不同的民警形象和警察工作的酸甜苦辣。

  在全国警界,“小欣漫画”的名字为许多人熟知。它的创作者,正是辅警管理支队队伍管理大队民警沈欣。

  从2010年注册账号,到全网拥有160多万粉丝……作为“初代网红”,沈欣在“网红”的路上已小有心得。

  脱离传统的“说教”形式,他结合时事热点、网络热梗、警务普法进行创作,并明确自己的定位——用漫画的形式跟民警做伙伴、跟群众交朋友。

  在《千万不要偷看他们的手机》一文中,他通过凌晨4时的闹钟、90多条未读信息、满满当当的日程表、添加枸杞的购物车、“怎么防脱发”的搜索历史和聚餐时放鸽子的聊天记录,生动鲜活地展现繁忙的警察生活日常。

  为什么受欢迎?沈欣觉得,这是源于老百姓对警察这一群体的好奇与喜爱。“很多民警和警属能找到共鸣,很多老百姓也能了解到真实的警察生活。”

  一次,沈欣在后台收到一条留言:一名中学生在长期关注“小欣漫画”后,逐渐爱上警察这个职业。于是,他向沈欣讲述自己的愿望:以后也想成为一名警察。

  “能影响下一代人,也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沈欣说。

  眼下,“出圈”方式都在推陈出新。《守护解放西》等作品相继爆火,不仅采访民警出任务时的各种状况,还会展现他们真情流露的一面:处理报警人的家务事时,民警也会感到头疼;遇到太过另类的嫌疑人,也会在审讯中努力憋笑。当然,也有帅气的特警和片警在纪录片中被网友熟知,甚至到现场求偶遇。

  成为“网红”的台前幕后,民警们试图用当下流行的方式,走进人们心中。

  全力守护

  做群众的贴心人

  “火”了近十年,温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民警欧阳超,早已习惯“网红”的身份。早期,凭借“咆哮哥”形象,他斩获无数粉丝。

  然而,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性,“出圈”带来较高辨识度与知名度时,他也面临新考验:在出入境的岗位上,如何用自身优势,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作为同事们公认的实务警务英语大咖,他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大量普法宣传短视频。比如针对外国人反映入境签证经常遇到的问题,他就用全英文脱口秀形式制作“O Sir in China”普法系列短视频,提醒大家注意常见“踩坑点”。

  他还加入8090宣讲团,用“抓狂”“咆哮”的表达方式,做好反诈宣传,与万千民警一同织密百姓心中的安全防线。“通过脱口秀的形式,就能让原本枯燥、严肃的警务宣传,更易被广泛接受。”他说。

  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危难之际冲锋陷阵的身影充满感染力,也更容易获得关注和认同。

  几天前,杭州紫阳派出所民警李秀珅和辅警邵平,帮助完成外卖配送任务的视频火上热搜。外卖小哥路边晕倒,眼看着订单即将超时,邵平主动承担起送外卖的任务。“外卖交给我们,一定送到!”暖心的话语,让小哥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对于浙江数以万计的人民警察而言,他们的光辉不局限于偶尔闪耀于网络的瞬间,更多的是体现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那份坚定不移的守护。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伴随着人民警察质朴无华的语言、始终如一的为民情怀,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心弦。

  他们,为人们带来安全与信赖。

  服务群众

  流量的密码是民心

  据统计,自2012年开设第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以来,浙江公安已打造全平台账号384个,粉丝量达1.5亿。其中,百万量级头部账号,更是达到46个。

  浙江公安,为何频频出圈?“群众需求,就是最好的流量密码。”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说,流量的背后,是要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今年55岁的绍兴嵊州寻亲民警商朝阳,还是社交平台的新人。2023年初,他的账号在短视频平台上开张。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账号就已拥有48万粉丝。将近2000条视频,获赞超千万,播放量更超6亿次。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答案藏在视频里。他将寻亲成功案例和日常工作点滴拍成短视频,帮助全国各地的群众寻找失散的亲人。

  打开商朝阳的账号后台,留言一条条弹出,既有在线上向他求助的,也有帮助他寻找线索的……他粗略估计,平均每天收到100余条私信。

  令他印象很深的,是去年4月的一条私信:找爸爸妈妈,6岁。

  原来,这位寻亲者马女士是一名来自河北保定的听障人士,6岁时走失,一直想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和妹妹,却苦于没有途径。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商朝阳帮助好多人寻亲成功,于是向他发出请求。

  在线上沟通并收到血样后,商朝阳一边联系当地警方,一边进行DNA比对。几个月后,血缘关系确认。随后就是联系双方、确定团圆时间。时隔42年,当一家人相拥而泣时,商朝阳的眼眶也湿润了。

  网红效应为民警提供宣传渠道,也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人民警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是民警的个人账号,还是官微官号,最终都成为为群众答疑解惑、提供帮助的平台。人们通过它们,了解情况、反映问题、提供线索。警民的“双向奔赴”,为公安工作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近年来,浙江公安通过全员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批“网红警察”、亲民警察等老百姓身边的典型。作为群众与基层警务工作之间的桥梁,他们收获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也极大拉近警民之间的关系,提升公安机关的新质战斗力。

  因为和短视频平台朝夕相处,商朝阳的妻子曾经打趣道,“你要么以后就跟着它过吧”。而对于商朝阳来说,他只不过是希望能够帮到更多的人,做更多好事情。

  这是他未曾改变的初心,也是众多“网红警察”的初心。

  (本报记者 王逸群)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守护,在网上在人间 2025-01-10 27268637 2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