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24年我省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综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2024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浙江迅速响应,省市县三级联动全面展开集中整治行动,致力守护群众利益。

  结合省域实际,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普遍问题,我省以两个全国性专项整治为牵引,深入推进四个省级重点整治项目,督促各市县立足本地实际开展个性化整治,构建起“2+4+X”整治项目体系,联动办好“15+7”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严肃查处一批“蝇贪蚁腐”,有力解决一批“急难愁盼”,持续推动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办好群众身边事,提升幸福感、满意度。省委示范带动,纪委全力牵头,全省上下交出了一张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优秀答卷。

  举全省之力抓整治

  以攻坚之势破难题

  2024年12月5日,一封来自义乌市北苑街道春盛小区全体村民的感谢信寄到了省纪委监委。在信中,村民高兴地说:“村里标准电改造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我们用上标准电指日可待!”

  春盛小区前身是义乌市北苑街道义合村,该村于2011年开始旧村改造,但多年过去,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临时用电“转正”,村里百姓也享受不到峰谷电的优惠,用电高峰期还存在跳闸、短路等安全隐患,村里的灯光球场也成了摆设。

  义乌农村拆迁安置项目因存在临时用电未及时“转正”问题,群众反映较为强烈。为让居民早点用上“放心电”“安全电”“便宜电”,义乌市纪委监委会同电力等职能部门启动农村用电“临代正”问题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在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74个涉及农村拆迁安置临时用电问题村已全部完成整改,惠及1万余户村民,预计每年可节省电费1000余万元。春盛小区的老问题终于解决了,村民的喜悦洋溢在字里行间。

  “群众的‘所愁所盼’涉及方方面面,有的‘看似事情小,实则牵涉范围广’,有的‘问题在当下,但症结在过去’,还有的‘表现在基层、但根子在上面’,单靠一方力量很难解决。”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说,瞄准这个痛点,集中整治从一开始就紧盯责任落实,构建起“省委统筹、纪委牵头、部门主抓、市县主战”的联动体系,集全省之力、以攻坚之势推进。

  省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集中整治工作,全链条持续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部门主管责任;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头领办具体实事,通过包市、包重点案件、包信访件和联系重点县乡“三包一联”机制加强督导;相关省级职能部门主动靠前、全力攻坚,排查确定42个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逐一制定整改举措、倒排时间节点;市县两级党委书记领衔包案125件重点案件……面对集中整治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的实际,我省以超常规举措抓协同、聚合力,省市县三级联动破解“顽瘴痼疾”。

  “抓什么”由群众定

  “好不好”由群众评

  集中整治,为群众而整治。

  “原来我每个月都要到医生那里开处方,现在三个月开一次就好了,方便了很多!”临海市大洋街道居民卢大姐是一名慢性病患者,以前去医院开药很“折腾”。现在,医生根据临海市慢性病长处方“红黄蓝”三色分类动态管理机制,对她开展综合评估,根据病情稳定性、服药依从性等情况,将她纳入蓝色管理,每次能开具12周慢性病处方用量,就医频次大大减少。

  跟卢大姐一样,切实感受到就医“方便多了”的,还有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的任先生。前几日,他去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接诊的鲁医生通过“浙医互认”平台调阅了他上个月在浙大一院检查的CT报告。鲁医生对这份检查结果进行确认,并据此给任先生看诊、开药。“省钱又省时,真是为我们患者减负!”任先生点赞道。

  小处方,大情怀。小改进,大民生。2024年以来,浙江紧盯医疗保障这一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问题专项治理。省纪委监委领导领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慢病配药更省心”两件民生实事,督促推动省卫健委打出治理“组合拳”,让群众有感有获。目前,“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已覆盖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检验和病理互认项目分别达400项、279项和7项;各级医疗机构共开具超过4周的慢病长处方170.75万张,大大节省了群众的医疗费用和往返医院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

  “我们坚持‘小切口’整治,定一件抓一件、抓一件成一件,只有把群众身边问题整治好、琐碎事情解决好,老百姓才能更有获得感。”省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入手,解决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

  开门问计,直达民意。领导接访、下沉调研、民意调查、公开征集……集中整治开展过程中,我省不断多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广泛收集群众建议,做到群众愁什么盼什么就解决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不久前,全省自下而上开展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约监察员走进集中整治专题活动。代表委员通过深入查看基层整治项目,不仅对我省集中整治工作有了更直观了解,更对整治成果连连点赞。“群众看到真变化、感到真成效,是衡量整治成果的‘金标准’!”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常委、浙江省委会主委,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说。

  既要“当下治”

  也要“长久立”

  抓重点、治痛点、破难点,以强有力办案为牵引,查办一批“蝇贪蚁腐”。据统计,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省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0493起,党纪政务处分8370人,移送司法630人,形成强大震慑。

  群众获得感增强,期望值随之提高。唯有一以贯之抓整治,把“当下治”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才能以实打实的成效取信于民。

  2024年,景宁县鹤溪街道纪工委以集中整治为契机,严肃查处一起非法侵占群众山林、非法占有村集体公益林补助款案,为群众和村集体挽回损失5万多元。

  为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景宁县纪委监委实行“领导联村包案”机制,班子成员带队,针对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发放、集体公益林补偿资金使用等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走访调研全县21个乡镇(街道)、8个重点村(社),继续推动“问题上浮”。

  目前,全省各地各部门都已经形成了联合督导、蹲点督战、清单化履责、项目化整治等不少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战术打法”。例如,省纪委监委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编制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指引》被转发全国参考借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问题治理等9大工作指引有力指导各地精准开展监督等。目前,全省也在持续深化运用这些经验做法,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把老百姓期盼的实事办好,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以长效机制遏制问题反弹。”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以“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的工作机制,连续4年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让群众吃下更多‘定心丸’。”

  集中整治是一场“持久战”。结合贯彻落实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还将不断谋深抓实工作思路和整治项目,确保一项一项、一年一年不断抓出新成效。

  (本报记者 李灿)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25-01-08 27263842 2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