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顾兴国——
让村里的蚕桑文化有意思有活力
重点结对村:桐乡市河山镇八泉村
前几天在北京举行的“著名风物·传创典范”首批入围项目交流与纪念活动中,“八泉村桑蚕丝被·蚕花廿四分”成功入围并亮相,让我十分激动。这次入选是对八泉村手工蚕丝被的肯定,也是半年多来文化特派员派驻服务工作成果的体现,更是对古老技艺传承与发展的有力推动。
桐乡市河山镇八泉村坐落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的核心保护区。2024年5月,我作为首批省文化特派员派驻八泉村,就被这里深厚的蚕桑文化所吸引。村民告诉我,八泉村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超过4400年,曾经是“家家种桑、户户养蚕、村村缫丝剥棉”。
为了能更深入了解八泉蚕桑文化,我挨家挨户拜访蚕农。村民听说我是省里派来的文化特派员,都高兴地拉着我“话家常”,有的村民还主动跟我讲述八泉村蚕丝被得名“蚕花廿四分”的缘由。原来,“蚕花”是指蚕茧的收成,而“廿四分”的由来却有多个版本。八泉村党委书记陈越新告诉我,“一般来说,1公斤休眠的蚕能结出8公斤茧子,而这还只能算是‘蚕花二分’,如果能结出蚕花廿四分,那是最好不过了”。按照这个说法,八泉村的蚕农为了能有个好收成,就将自制的蚕丝被取名为“蚕花廿四分手工桑蚕丝被”。这是村民的淳朴心愿,也是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的生动写照。
越是深入了解蚕桑文化,越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也越有保护传承利用的紧迫感。我在思考,面对如此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文化特派员该如何将品牌擦得更亮?带着问题,我继续走访村民、村干部和本地文化人才,与当地谋划“乡村悦心、桑野八泉”蚕桑文化品牌建设项目,通过文献检索、航拍录像等手段,完成了11类61项乡村文化资源的资料搜集工作,建立了涵盖传统技术、传统农具、特色景观、节庆民俗等在内的八泉村蚕桑文化资源档案,包括近5万字和200张图片,并据此起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方案。
文化特派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经过半年多的调研和摸索,我发现,要挖掘做强蚕桑文化,单靠一个人是不够的。作为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农耕文化)专家组的成员,我积极对接智库资源,多次与专家组组长以及上级部门沟通,最终促成了“浙江省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农业文化遗产(农耕文化)专家组桐乡工作室”成立。今后,这些农耕文化专家将把目光聚焦八泉村的蚕桑文化,对这一珍贵农业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传承与利用。
既要因地制宜深挖文化资源、保护文化遗产,也要助力村民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文化特派员的责任。以“蚕花探源、桑野耕读”为主题,我开发了“桑基鱼塘探源”“蚕丝织技艺体验”“游蚕龙篝火晚会”等研学课程,并与湖州市的两名文化特派员跨区域联动,促成八泉村与湖州市杨溇村、荻港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对。研学旅游的第一单,承接的是海南一所国际学校的学生。夏日里,文化特派员变身讲解员,陪着他们参观八泉村的中国蚕乡风俗体验馆,从专业知识到实际操作,再到乡村故事,沉浸式体验蚕桑文化。大家纷纷表示,原来蚕桑文化这么有意思,文化遗产故事还可以这样讲,下次还要来。
文化特派员要驻村,更要驻心。来到八泉村,我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也成为了“村里人”。2024年国庆节前,我与桐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一起策划并全程参与了“轧蚕花 游蚕龙”的节庆活动。活动当天,全村200多名村民自发组成长队,舞着300多米的长龙,以“游蚕龙”的方式为祖国庆生。村民们制作蚕龙和参与活动时的热情与专注打动了我,让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对文化特派员工作的支持,感受到大家对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作为八泉村的一分子,带着文化特派员的使命任务,我将深深扎根乡村、融入村民,发挥我的专业优势,激发大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让八泉村蚕桑文化“金名片”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