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研修班上,刑侦剧成热门话题
讲好故事得下功夫
这段时间,2024年度电视剧精品创作编剧高级研修班在浙江举行。
12月26日,研修班正式结业。
研修课程期间,恰逢电视剧《我是刑警》收官,刑侦剧成为班上的热门话题。61位国内新锐编剧学员以及由数十位业界名家组成的导师团队,交流探讨、各抒己见。
下功夫才能真实
《我是刑警》的热播在意料之外。
近年来,国剧赛道涌现出一股悬疑探案热,然而,同质化现象也逐渐显现,真正让人耳目一新的刑侦剧变得稀缺。
而随着《我是刑警》的播出,编剧们纷纷表示:“终于看到了一部抓人像抓人、审人像审人的刑侦剧”“它的好成绩证明了用户还在,这样的长剧好作品依然能被看到”……
“它把刑侦剧做到位了。”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副会长、《永不消逝的电波》《重案六组3》《重案六组4》《巡回检察组》等剧集编剧余飞说,《我是刑警》这部剧很专业,主创团队采访了各级刑侦专家、一线刑警近200人,整理各类访谈达200万字,团队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因此,剧中所表达的人物、事件及情感很真实。同时,该剧自然融入心理测试、DNA辅助案件侦破等刑侦技术的发展,体现了国内破案思想、技术等方面的迭代进步。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称赞该剧有真实浓厚的纪实感。比如,不眠不休、一帧一帧查监控的基层警察眼睛忽然失明;老同事胡兵因追踪肇事司机出车祸,在病床上念念不忘“我是刑警”;无比执着、几近痴迷的陶维志,用近乎考古的方式去查案……而演员朴实无华的扮相、自然真实的表演,也进一步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扫黑风暴》等剧集编剧祖若蒙也认为,现实主义剧集创作的最终落脚点,就在情感。“直白讲就是剧中的人和事,观众到底信不信。”他说。
在他们看来,《我是刑警》的这些创作经验并不稀奇,难能可贵的是,创作团队把这些经验一一落实到位,也就赢得了观众和市场。
有创新才能超越
一直以来,刑侦剧都是影视圈的常青树和观众的心头好。但只有少数剧能被记住,更多的剧在播出后悄无声息。
“大部分的刑侦剧几乎都烂尾了。”余飞说,这两年冒出了不少创作者,但许多人缺乏整合复杂素材的能力,有些剧开头很精彩,但越往后关于剧中人物关系的梳理、事件的呈现等都表现出后继无力之感。
余飞坦言,市场和平台对这类剧集的选择标准和喜好没有变过。要么做到足够贴近生活,能引发观众共鸣;要么通过技巧开掘,把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可能完成。
祖若蒙也提出,在这类题材近年越发同质化的困局中,最终还是要依靠创作者扎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和技巧,回归到人物本身。警察、检察官、法官、军人,这些高度特殊化的职业设定只是人物的外衣,而无论任何身份,首先是一个“人”,创作者不能被人物职业的外衣限制,要找到这些特定职业外衣共性下每个人物的真实个性、真实困境、真实情感诉求,才能实现这个题材类型的艰难突围。
戴清表示,一个成熟的题材类型往往要经历创新——固守——跟风到再创新——超越的发展历程。
创新,是接下来深耕该赛道的重点。比如,对题材的拓展,《九部的检察官》聚焦检察官保护未成年人,《势在必行》专门表现狱侦员查旧案;又比如,创作手法的改变,不同于此前一般刑侦剧一个案件一个单元的形式,《巡回检察组》选择用一个案件贯穿全剧,并在中间加入其他案件,最终把40多个案子、70多个人物融会贯通在整部剧中。
会表达才会长久
《我是刑警》的编剧徐萌说过:“从一开始,我就不打算惯着谁。”其中,包括对市场、对观众、对所谓类型剧的“潮流风尚”,甚至对自己的创作经验。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北京长信传媒集团董事长郭靖宇对此颇为赞同。“创作者要有自己的表达,中国电视剧需要原创及原创系列IP的开发,才能走得更长久。”他说,我们公司储备题材,从来不会只储备一个,都是拿好几个去市场上试验,有好的就继续做下去。
眼下,观众的观剧习惯也在变化。近年来,微短剧发展迅猛、国产长剧集受融媒环境与政策导向的双重驱动,更需要编剧研判形势。
“10余年来,网生代观众始终处在世界高水平故事的熏陶影响之下,审美品味提升很快,他们不仅接触到多姿多态的故事世界,在影像品质的审美素养、感知与要求方面也普遍比中老年观众要高。”戴清说。
国家一级编剧、中国视协原副主席程蔚东提出,悬疑其实是影视创作的普遍技巧,但说好故事却有“神功”。王家卫在《繁花》里就用了不少悬疑手法,剧中李李在海边拥抱一个男人的情节,就曾引发网友对其身份的猜测,形成探隐的观赏欲望。
“当然,真正的艺术作品不能仅靠这些手段。”程蔚东说,故事的精彩代替不了思想的价值。不论什么样的题材,编剧都要有自己的思想发现和审美表达,能让观众透过一部剧感受到有意蕴的历史品格和人性之光。当你产生了真正的艺术,观众才会从中获得真正的满足。
(本报记者 沈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