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环大学创新圈 推进科教人一体化发展
娄晓涵 戴玲爱 劳玉婷
今年以来,杭州市西湖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如火如荼:北部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建立环紫金港创新创业联盟;中部环老和山创新创业圈的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启动;南部环之江文化创新圈加快搭建校地合作多维模式,打造文创矩阵……
“西湖区立足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4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集聚优势,集中资源布局环紫金港、环小和山、环之江等五大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全力构建‘人才引育用爱’全链条体系。”西湖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发挥平台效应,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地”。不久前,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在西湖区灵隐街道正式开园。今年以来,灵隐街道大力布局“一谷四基地”,实行一基地一学院的合作模式。
“这些基地分别对应不同的专业领域,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科研团队和企业入驻,力争将环老和山创新生态圈打造成人工智能产业策源地、科技人才高地、产业发展集聚地。”西湖区灵隐街道有关负责人说。
开园当天,杭创(人工智能)营同步开营,首期12个人工智能创业项目入营。这是灵隐街道协同杭州资本、元璟资本统筹谋划,杭州市人才集团整体布局、组建而成的创新创业新载体。
“项目入营后,我们将为其提供算力支持、通用平台技术支撑、应用场景支持、投融资基金矩阵支持等陪跑赋能服务。”杭创(人工智能)营负责人介绍,杭创(人工智能)营搭建了一个覆盖政策赋能、产业赋能、投资赋能和人才赋能的生态平台。
深化校地合作,打造人才成果“转化器”。如今的西湖区,以环大学创新圈“最近一公里”策源驱动,吸引了不少高校教授、学科带头人就地转化,累计落地高校教授领衔项目110个。
比如,将文化繁荣与科技创新相交融的环之江文化创新圈,由艺创小镇、转塘街道联合中国美院、浙江音乐学院、国科大杭高院共建联建。
其中,转塘街道不断深化“1+4”校地大工委合作机制,与国科大联动的之江科创陪跑空间精彩亮相,成功落地转塘艺术生活街区,并引育了知佰幸医疗、浙音文产教育等高校经济项目8个,新增大茗堂生物、惟木科技等优质成果转化项目4个,文创活力持续迸发。
完善服务机制,打造人才服务“全链条”。自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启动以来,灵隐街道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释放创新空间、链接创新要素、提供创新服务,不断提升初创团队和小微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截至目前,创新谷已汇聚相关人才企业150家。
转塘街道则聚焦“四链融合”目标,打造由街道党委班子成员、高校聘任委员组成的“超级团队”,推进校地双方在基层治理、产业振兴、美育赋能等领域协同共进。
接下来,西湖区将集全区之力推动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提质增效,不断完善“科创五环”自运行机制,在发挥好五个“圈”资源禀赋的同时,鼓励“跨圈”联动、互相赋能,为西湖区奋力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注入不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