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深读

浙江各地出招激发本地企业再投资

和尚无分内外 能念真经就行

  今年1月至10月,浙江26个制造业投资大县中,14个县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诸暨、乐清、萧山、吴兴等地增速更是超过10%。

  在投资承压背景下,这一成绩实为不易。一提到投资,这些投资大县以前必提招商引资,现在则转变为把“内生项目”挂在嘴边。

  何谓内生项目?即本地企业再投资的项目。省经信厅投资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调研中他们发现,基层项目投资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外轻内”“好大忽小”“喜新厌旧”的问题,致使有时“接不住”本地优质项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如何在做好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稳住本地企业、留下好项目,事关本地产业结构、企业做大做强,以及地方经济的长期稳定。浙江各地如今都在出什么实招激发内生项目活力?记者近期开展了走访调研。

外来和尚好念经?

招商、内生项目一视同仁

  过去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芯片等风口兴起,这些大项目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香饽饽,有效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

  比如绍兴,2021年至2023年,受芯联、比亚迪等一批大项目带动,绍兴制造业投资连续高位增长,投资额翻了一番。

  投资曲线向上的同时,一些声音随之出现,比如:“优先保障外来大项目,中小企业拿地难。”“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我们到外地投资去争取优惠政策”……

  “事实上,一些内生项目的投资力度不比大型招商项目小。”绍兴市经信局投资处负责人举例,比如三花股份近几年每年投资额都在20亿元以上。但由于一些地方过于重视招商引资,有的优质中小企业难以拿到土地。

  在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并征求意见后,内生项目在绍兴掀起热潮——2023年9月,绍兴出台内生项目指导性意见,聚焦优质中小企业、项目要素难以精准匹配和政策力度偏弱等问题,制定9方面25条政策。

  比如要求各地每年保障高成长中小企业用地总量不低于当年出让工业用地总量的20%;内生项目政策技改补助从原先的6%提高到10%起步。

  提高内生项目待遇,释放出一个信号:并非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本地企业本就是地方投资的重要资源。

  共识逐渐达成。湖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坚持招商引资项目与内生动力项目“双轮驱动”,做到内外一视同仁。

  杭州市萧山区委主要负责人多次强调,要强化优质制造业内生裂变项目保障,坚持内生裂变企业与招商企业“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齐”。

  在嘉兴,当地通过“亩均论英雄”评价、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全面激活了本地企业再投资的信心。经摸排,今年以来本地企业再投资项目超1000项,总投资超3000亿元。

  保障内生项目发展,需要理念上的一视同仁,也需要制度上的有力保障。

  温州“数据得地365”预评审机制,让不少中小企业拍手称赞。针对土地资源稀缺、企业用地难以及资源配置低效等难题,这一机制通过对企业近几年发展业绩的综合评估,让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推动有限土地资源向“发展前景好、产值增长快、亩均效益高”的企业优先配置,有效保证了内生项目的用地诉求。

  在这一机制推动下,企业的投资热情回暖。1月至11月,温州计划实施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54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42个,完成投资438.27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内生项目投资占大头。

  项目投资,不光要内外一视同仁,也要在大小上同等对待。

  在复盘内生项目以往被忽视的原因时,不少经信系统工作人员表示,大企业不缺关注,被忽略的往往是中小企业,他们的投资项目或许不大,但稳定、周期短、见效快。

  比如绍兴,内生项目体量规模不断扩大,从年初的361个增加到现在的409个;投资加快释放,今年1月至10月,绍兴内生项目投资进度111%,高于整体时序进度12.9个百分点。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公平对待以外,还需要一些耐心。

  今天的全兴精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销售近20亿元的大企业,这几年每年都会投入5000万到8000万元用于扩产投资,但在十几年前,他们只是一家小微企业。当初甚至为了土地指标,在省外重新建厂,最后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挽留,才没有外迁。

  “中小企业对要素保障是最敏感的,他们往往是大企业的前身和底座。留住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就是在培育内生项目。”公司副总经理傅虹说。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抓投资不光要向外看,还要兼顾本地企业、培育内生项目——这是不少地方招商热之后的冷思考。

企业缺乏投资意愿?

设备更新点燃投资热情

  出于供强需弱短期难以扭转、企业利润恢复相对不快等原因,今年不少企业投资的力度不大。

  “改造,建厂,转赛道。”在宁波经信局投资处处长江汉定看来,内生项目并非只有投资新项目一种形式,只要对企业未来有裨益的投资,都属于内生项目,“不愿意投资新项目,并不意味着不愿意投资。在设备更新上,大家热情就很高。”

  看准企业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时“广积粮”的心态,宁波开始做好“桥梁”,帮企业对接、铺路。

  今年上半年,顺应“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一站式服务平台“设备之家”在宁波首发。一经发布,就有400余家企业达成设备购买意向,金额超3.5亿元。

  海天集团是宁波首批入驻企业之一,在平台推出10多款5代注塑机机型。入驻以来,海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全球行业线副总经理徐斌发现,企业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的订单增势喜人。

  “在存量上做投资,是一种隐形的项目投资。”江汉定说,宁波是制造大市,设备保有量大,按产值估算,全市超六成的传统制造企业,对通过技术改造来提高生产效益有强烈意愿,预计每年可释放500亿元投资需求。

  放眼全省,这一投资同样可观。前三季度,浙江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1.1%,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1.5%。

  企业投资是市场行为,而政府根据产业特点适时引导,有时候会产生蝴蝶效应,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比如诸暨袜业。诸暨袜子产量占全国的70%,前几年,顺应数字化转型潮流,诸暨鼓励袜企购置织缝翻一体袜机等智能装备,奖励比例最高达40%。

  这一奖励,激发了企业“换新”的热情。浙江亿衡针纺科技有限公司就在智能袜机政策“大力度”引导下,分批购置了300多台织缝翻一体袜机,淘汰普通袜机近400台,目前全面实现智能化“换装”。

  “设备改造以后,诸暨的袜业产业链得到了稳固和强化。”诸暨市经信局投资装备科科长赵柏乐介绍,时不时有省内外的袜企向诸暨转移,诸暨袜业集群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目前,诸暨已累计创建袜业数字化车间228个,占全市数字化车间总数的52.2%,袜机联网超2.1万台,有效提升了诸暨袜业尤其是中高档袜子市场反应能力,大量中高档袜子订单回流。

  内生项目,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梁靓表示,人们在谈新质生产力的时候,多将其局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范畴之内,事实上,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也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基础。

  前不久,《湖州市大力推动制造业内生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出台,提出力争3年推动200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新增技术改造投资1000亿元,推动本地企业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不断扩大有效投入。

  温州则先于企业布局思考,立足汽车零部件、电气等优势产业,加速电动化、物联化、智能化转型,催生出鼎信航天高精度控制电源、迅达工业电驱系统部件、云端科技智能车锁等项目。

  “当传统产业开始实现生产组织模式的变革和效率提升,其实就是在投资未来。”温州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

如何让企业敢再投?

优化营商环境无止境

  “内生裂变”,今年被挂在萧山区干部的嘴边。继9月底举行“奋战100天、攻坚四季度”暨内生裂变、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开工活动后,12月该区又举行四季度内生裂变、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开工活动,其中内生裂变项目20个、总投资近60亿元。

  这些项目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肉眼可见。今年前三季度,对萧山规上工业增加值正向拉动的前50家企业中,有39家是存量企业。

  “内生裂变不是招商引资,胜似招商引资。”萧山经信局相关负责人感慨,从田野里走出来的乡镇企业是萧山经济发展的“基因密码”,支撑着萧山工业经济爬坡越坎。

  不过,各地政府都清醒地认识到,促使企业再投资的动力是市场,政府能做什么?优化营商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不光是为了吸引外来项目,也是为了实现本地企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8月,向隆研究院搬进宁波市江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畅阳路80号。宁波向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云坤告诉记者,现在他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这里,因为安心。

  发展20多年来,向隆在汽车等速万向节驱动轴、传动轴、底盘模块化等领域的专业能力不断被认可。在此期间,企业接到不少省外的邀请,但都婉拒了。

  “外面给的政策条件都很不错,但我更看重本地的产业价值链。”曾云坤说,公司周边50公里以内,就有六七十家产业上下游供应商,都是跟随他们成长起来的配套企业。这些稳定的产业环境,是他们投资本地、放弃外地的直接原因。

  这给各地带来启发:营商环境并非看不见摸不着,完备的产业链,就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而一座城市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也能进一步提振企业的发展信心。

  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高端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和测试,这几年的发展风头无两。2017年公司成立,2022年便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如今占地500亩的二期项目也已投入使用。

  短时间内的快速成长和大手笔投资并不多见。问及原因,甬矽电子相关负责人的回答很干脆:“政府和各种政策的支持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优异的营商环境,让信任不断加深。”

  他提到,在公司刚成立、还是“PPT”的时候,当地政府就结合产业发展特点,给予指点和支持。2021年发布的《宁波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也让他们看到了当地发展这一产业的决心,坚定了他们想投愿投敢投的信心。

  这几年,温州鼓励引导优质企业向强链补链延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扩大投资。世界五百强企业青山集团,就裂变出瑞浦兰钧、麦田能源、伟明盛青等一批本土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加速带动温州新能源产业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温州11个新能源产业内生项目列入全省重大制造业项目,总投资299.22亿元,成为制造业投资重要增量。

  让本地企业安心发展、放心投资,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不断加力。这几年,浙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前不久还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民营经济总部领军企业名单,进一步表明浙江加快推进民营经济总部集聚高地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态度,让企业放心投资,大展拳脚。

  激活内生项目,在这个寻常又重要的赛道上,浙江正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5 和尚无分内外 能念真经就行 2024-12-20 浙江日报2024-12-2000003;浙江日报2024-12-2000012;浙江日报2024-12-2000016;浙江日报2024-12-2000019;浙江日报2024-12-2000029 2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