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临海市桃渚镇:

人才融湾入城 产业向新而行

  近日,走进浙江临海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放眼望去,一排排现代高楼拔地而起,猪舍连排成片、整齐划一,自动饲喂系统量身定制营养大餐,机器设备正在轨道上自动运行,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平台……在这里,养猪这一“脏活累活”成了“智慧活儿”。

  这是临海市桃渚镇传统产业向“新”而行的典型代表。今年是临海市“四大行动”全面开展之年,桃渚镇着力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推动各类人才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各尽其才、各显其能,为打造工业新镇、旅游强镇、农渔大镇、幸福美镇提供人才支撑。

  桃渚作为临海湾区经济的主战场之一,落地了临海牧原等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如何做好落地企业的后续服务成为关键所在。于是,桃渚镇将项目主战场作为干部培育练兵场,安排干部在重点项目一线历练提升,由镇党委委员叶王震领衔的产业链服务团队探索建立政策先行、帮扶为主、提质增效、市镇联动的企业履约监管制度,狠抓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时解决“中梗阻”问题,以最快速度推动临海牧原一场、三场陆续从“纸上”落到“地上”。

  如今,临海牧原在桃渚的布局从小峙村拓展至雄安村,13万头规模的场区和配套年产6万吨的饲料厂均已投产。厂区获评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省级美丽生态牧场、数字标准化示范场等荣誉。

  高精尖人才领衔高大上项目,开启产业发展新篇章。桃渚镇也在思索着,如何以人才为引领,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桃渚镇搭建了“引育留用”人才闭环机制,汇集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并让他们留得住、发展得好。

  浙江宏野南美白对虾育种基地负责人黄元明便是本土培育的乡才之一,他带领团队研发伞式保温大棚,使南美白对虾常年养殖成为可能,发明自动投喂机使管理效率提高了3倍……于是,该镇联合市级部门在基地授牌成立“黄元明对虾养殖劳模工作室”,引领创新创造之风。

  有了潜心钻研的优质环境,近年来,黄元明自主创立海水高位池常年流水式多茬养虾的“宏野模式”,实现年亩产3万斤的颠覆性突破,尾水净化通过虾—鱼—贝—藻食物链接和生态化综合性联养,实现营养多级利用、产品多样产出、水体自然净化等集成效果。如今,黄元明也成了当地的“帮农客”,常态化给周边养殖户讲课,介绍无公害养殖技术、养殖尾水处理等通用知识和技术要点。此外,他还经常应邀上门现场传授指导,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累计帮助3000多人。

  乡村振兴大文章下,桃渚镇还格外重视返乡创业、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创新“新锐农创客”培育发展机制,通过政策、资金和服务等各项支持,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青年人才黄海剑回乡带头种植口感好、经济价值高的太秋甜柿,零售价每斤达30元,村民纷纷效仿。他又承包120亩土地试种葛根,谋划系列衍生产品,迈入养生产品加工和健康产业新赛道。

  桃渚镇完善发展机制,打出一套组合拳,通过各级培训联动提能,升级农创贷、农创担、农创师等服务赋能,布局建设现代化农创园、农创客共富工坊平台蓄能,持续开展农创客集市等活动聚能,扶持“新锐农创客”茁壮成长。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人才融湾入城 产业向新而行 2024-12-10 浙江日报2024-12-1000012 2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