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专版

文新街道 杭州“小哥村”温暖延续 将关爱落在细微处

娄晓涵 樊燕飞

  致力于打造“青年来杭第一站”的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以外来人口基数大而闻名。其中,五联、骆家庄、登云圩3个撤村建居社区,因出租房源多且房租适宜,深受来杭青年,特别是小哥群体的青睐。

  以五联社区为例,仅五联东、西苑两个小区就居住着2000多名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由此,这里也被称为杭州的“小哥村”。

  “虽然早出晚归的,但是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有味了!”最近,在五联社区居住了4年多的外卖员宋伟力发现,社区正在悄然变化。

  如何形容这种变化?用五联社区工作人员金泉火的话来说:“温暖依旧,服务升级,治理更完善了!”

  新驿站

  服务再升级

  今年4月,五联社区对外推出“新青年驿站”。顾名思义,服务外来青年人群,而庞大的小哥群体自然成为驿站关爱的重点人群。

  该驿站邻近道路口,门前常常停留着来来往往的“小哥”。最近,随着室外温度持续走低,不少“小哥”会走进驿站避风休息。

  “我们经常在驿站门前推出爱心活动,夏送凉茶、冬送姜茶,还会发放针对小哥群体的爱心早餐……”金泉火说,“依托一场场暖心活动,小小驿站把流动的‘小哥’汇聚到了一起。”

  而支撑这份爱心的背后,是五联社区创新的运营方式。据介绍,该驿站通过引进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负责运营管理,同时吸纳部分公益组织、爱心商家等社会力量,为社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应运而生的是五“联”工作法,即通过“联组织、联资源、联网格、联服务、联人心”的五“联”融合,推动形成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性发展架构。

  比如,五联社区“新青年”党支部的成立,已吸纳24位外来青年党员;建立“街道-社区-网格员-房东-租客”的五级联动机制,基层治理模式不断完善。

  发布爱“新”导引地图,小哥换电柜、小哥食堂、爱心商家、爱“新”泊位等服务一应俱全;根据“小哥”需求,定期举办技能培训、青年夜校等青年活动,促进新就业群体更快更好融入社区……

  一个个随处可见的细节,彰显着关爱的温度。“当下,我们在建好建优‘新青年驿站’‘暖蜂驿站’‘小哥食堂’和‘友好小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汇聚了工青妇等群团力量,精准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推出安全与技能培训、法律与保险购买援助、房东与客户结对等细分化服务。”文新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新机构

  为小哥撑腰

  当新就业群体遇上矛盾纠纷时,该如何寻求化解之道?

  在五联社区“新青年驿站”旁,一块金灿灿的“新就业形态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引人注目。

  “我们太需要这种维权服务了!”“一个人势单力薄的,有你们的帮助,以后碰到问题也不怕了!”“佩服你们的高效,这个结果我很满意”……

  今年10月,文新街道联合街道司法所、社会组织——司福社,成立了专为新就业群体服务的新就业形态人民调解委员会。

  “成立调委会,是为了常态化开展新就业形态人群的调解工作。考虑到五联社区是该人群的集聚区,为精准高效地解决纠纷,我们将办公地点设在了这里。”文新街道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刚成立不到两个月,文新街道调委会已成功解决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纠纷。“比如,某外卖平台站点与‘小哥’的工资纠纷;‘小哥’因付不起房租,与房东产生分歧等。”司福社工作人员徐丽春说。

  司福社,作为公益性质的新就业群体帮扶团队,多年来一直关注新就业群体的纠纷化解。“以往,我们只聚焦网约车司机这类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各类矛盾纠纷问题;如今,在文新街道的引导下,我们将服务拓展到更宽泛的新就业群体,希望能为更多人提供全方位的维权服务。”徐丽春介绍道。

  此外,文新街道还建立了“一轴八员”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以综治委员为轴心,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共享法庭”、工会、团支部、妇联、“警网协同”、公益律师等8支专兼力量,引导新就业形态群体维护自身权益。

  文新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说:“为新就业形态群体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努力当好他们的‘娘家人’,让新就业群体在西湖区‘留得下、过得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8 文新街道 杭州“小哥村”温暖延续 将关爱落在细微处 2024-12-04 浙江日报2024-12-0400013 2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