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周刊

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普洒城乡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它滋润着百姓生活,滋养着一方文明;它是凝聚人心的纽带,也是民生福祉的依赖。

  无论是在浙江工作期间,还是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对于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始终念兹在兹。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部署推动下,一个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我国加速形成。

  站在新征程上,人们期待更多地沐浴文化的阳光。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期我们邀请了3位嘉宾,就此进行探讨。

  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请您谈谈对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性的理解。

  王春法: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直高度重视。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提出,当前文化体制改革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其中第一个重点就是“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2005年6月,在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他明确要求,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包括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出了明确的部署。从总书记一以贯之的重视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有助于更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是国家繁荣与人民幸福的基石。

  二是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丰富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人民群众对国家与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认知与认同,从根本上涵养我们的文化自信。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极大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三是有助于平衡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对于城乡差距或者区域差距,我们过去可能更多的是关注物质生活方面的差距,但现在看来精神文化生活的差距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和资源调配,让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便捷、均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陈广胜: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视,首先体现在顶层设计上的谋篇布局、系统规划。习近平同志在“八八战略”总体框架下,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目标任务,作出提升“三个力”、实施“八项工程”的战略部署,其中一个“力”就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力”,一项“工程”就是“文化阵地工程”,从整体上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好了基础框架。

  其次,体现在具体实施上的把握重点、亲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涉及文化建设的规划布局、重大设施建设、体制改革、政府投入、人才培育、科技支撑,以及政府服务等一系列问题的系统工程。这其中,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是基础和关键。习近平同志非常鲜明地提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要以增加投入、转化机制、改善服务为重点,使其不断增强活力。增加投入,就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捐助,增加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对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对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等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

  在投入方面,浙江是拿出了“真金白银”的。一是省财政用于文化建设的支出有了大幅增长。2005年,浙江文化投入总额超过14亿元,与“九五”期间5年文化投入总量基本持平。二是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并实施了一批高品质的公共文化项目。2003年1月31日,正值除夕,习近平同志冒雨实地调研浙江美术馆选址,最后亲自拍板建在寸土寸金的西湖边上,使之成为文化大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深学细悟、循迹溯源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和生动实践,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以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必由之路。

  把“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请您谈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这些进展的取得,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王春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全方位、立体化、跨越式的发展。

  一是颁布了两部重要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跨入了法治化新阶段,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新建了大量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仅以博物馆为例,2023年全国博物馆备案数量达到6833家,每年举办各类展览4万多个,推出各类教育活动38万场,年接待观众多达12.9亿人次。目前,我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90%以上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数字图书馆、“云端博物馆”等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之美。

  三是文物藏品的活化利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近年来,文博领域践行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让文物藏品“活起来”。一是“用活”,让文物走出库房,走入展厅,走上展线;二是“演活”,博物馆行业推出了许多以文物藏品为依托的演艺节目;三是“数活”,将文物藏品进行高清数据采集,方便观众的利用;四是“变活”,也就是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五是“玩活”,比如今年推出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运用多处文化遗产作为取景地,带动了文化和旅游事业的繁荣发展。

  陈广胜: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历届省委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力”,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努力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

  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截至2024年9月,全省每个县(市、区)都建有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3875个;建有1627个城市书房、924个文化驿站和692家乡村博物馆等“小而美”的新型文化空间。同时,浙江美术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之江文化中心、杭州国家版本馆等重大文化地标相继建成投用,系统建立起能够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在文化精品内容生产上,2003年以来,舞台艺术作品4获文华大奖,过去10年11部浙产电视剧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前提下,以供给侧改革推动传统戏曲复兴,越剧《新龙门客栈》成为场场爆满的现象级作品,《钱塘里》《梁祝(青春版)》一票难求,浙江婺剧连续6年登上央视春晚。

  在优质文艺资源下沉和全社会资源激活上,我们在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上开展创新探索。2022年启动“文艺赋美”工程,被文旅部作为文旅赋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将“浙里文化圈”应用打造为“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文化空间,注册用户800余万;创新“村晚”“农家书屋”品牌,擦亮“钱江浪花”文化惠民直通车品牌,催生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公共文化现象,等等。

  这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纪云飞:去年8月29日,总建筑面积32.1万平方米的之江文化中心正式启用。作为全省公共文化的核心平台,之江文化中心正式运营一年多来,累计吸引访客达1116万人次,在全国名列前茅。举办活动5287场次,春节、五一等节假日更是活动火爆,成为省内外访客的热门打卡地。

  之江文化中心的建立,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持之以恒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高水平文化强省标志性成果的生动实践。作为一个从乡村文化站走出来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每当我站在这里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访团介绍浙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时,心中便会感觉到格外的骄傲与自豪,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

  公共文化服务要从“有”变“好”

  记者: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强调要“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照总书记和党中央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春法:我认为,落实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点改革任务,关键是建立健全“两个机制”,即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首先,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例如,可以通过深化总分馆制,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走向垂直管理型,消除总分馆体系上下贯通的体制阻滞,畅通资源和服务延伸下沉的渠道。

  其次,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供给格局。

  第三,建议加快制定《博物馆法》,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法律体系,解决困扰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隶属关系复杂、入藏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另外,还要注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重点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为观众带来沉浸式、高品质的文化体验。在创新的过程中,要确保历史和文化的真实,然后才是对展陈手段进行可视性创新。同时,进一步做好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数字图书馆、“云端博物馆”等线上展陈服务,缓解头部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博机构一到节假日便一票难求、一座难求等问题。

  陈广胜: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浙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基本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好不好”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拉高站位。浙江是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省份之一,但这只是一个1.0版本,我们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这一目标导向,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要求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模式创新。一方面,创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推进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聚焦“优质”“直达”两个关键词,深化“文艺赋美”工程,营造文艺组织新生态,形成有利于全民艺术普及的多样化实现形式、活动载体和运营空间。

  三是数字赋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智化水平,持续迭代“浙里文化圈”“游浙里”等重点应用,创新推出文旅惠民卡。推动“文化点单”提质拓面,实现文化惠民的“传统服务”与“云端服务”有机结合。结合多媒体技术和智能交互技术,打造“文博场馆奇妙夜”等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新场景。

  四是文旅融合。公共文化服务不应是枯燥的、单一的,而应是鲜活的、立体的。我们应坚持以文旅融合的思维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比如拓展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功能,力争将100个以上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打造成A级旅游景区,让公众在“打卡”文化场馆的同时,享受到“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全配套的品质生活服务,愉悦身心。

  纪云飞:之江文化中心正式运营已有一年多,如何从“开门红”到“年年红”,从“短时爆红”到“流量长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

  比如,时间久了,公众对中心的新鲜感难免会下降。如何做到“老店要新开、老瓶装新酒”,留住公众的心?这就需要创新展陈内容和形式、强化服务体验,以更精彩的内容、更酷炫的展示、更贴心的服务来吸引观众,让他们来了不想走、来了还想来。

  又如,作为新晋“网红”,在苦练内功之外,如何巧借外力实现“长红”“一起红”?这就离不开与周边的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宋城景区、艺创小镇等文化地标加强合作,努力打造公共文化共同体,既“各美其美”,也“美美与共”。

  再如,基层场馆人才短缺、资金短缺、文物缺少,作为浙江人的“文化客厅”,如何让之江文化中心的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全省百姓共享优质文化服务?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探索总分馆制等多种方式,帮助基层场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更好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7 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普洒城乡 2024-11-25 27192222 2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