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千万工程”推动下,浙江已完成2200艘引领船和1.1万余艘整治船建设
从天热睡甲板到间间空调房
记者 胡静漪 沈晏 通讯员 蒋永铭 陈超赟 蒋柯烨
本报舟山11月20日电 (记者 胡静漪 沈晏 通讯员 蒋永铭 陈超赟 蒋柯烨) 19日至20日,全国推进渔业现代化部署会在舟山召开。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浙江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推出海上“千万工程”,三年来已完成2200艘引领船和1.1万余艘整治船建设,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8.5亿元;计划到2027年,推动老旧渔船占比下降到15.5%以内。
浙江是海洋渔业大省,2021年11月摸排结果显示,全省20年以上的老旧渔船占31%左右,10年至20年的渔船占比在52%左右。海上作业海况复杂,渔船设施设备极易生锈、腐蚀和老化;海上通信条件差,遇险很难有效获救,这都成为渔民群众的痛点。
借鉴农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海上“千万工程”实施“千船引领,万船整治”,建设高标准渔船。今年5月,浙江还将渔船设施设备更新纳入全省18个行业设备更新行动,打造海上“千万工程”2.0版。
“以前天热的时候,船员只能去甲板上睡,既不舒服也不安全。”舟山市普陀区船老大张智善告诉记者。如今,翻新的船舱内地板和墙壁焕然一新,船员铺位使用防火材质移门,每间都加装空调。新增的盥洗室有洗衣机、热水器,公共区域还有电视、图书角和医疗箱。二层的驾控台改为嵌入式仪表,AI探头接通“浙渔安”系统,监管驾控台和甲板作业人员的安全。
为了给渔船换新减负,浙江建立“省级补助、地方激励、社会参与”的保障机制,省级层面对老旧渔船拆解新造的,符合条件的整船建设最高补助可达90万元;对设施设备按照示范性引领渔船建设标准改造的,最高补助40万元;对更换北斗三代设备的,每套补助4800元。同时,探索海洋渔船“两新”融资租赁模式,全省渔民已累计融资租赁3.9亿元。
2021年以来,浙江还推进海洋渔船减船转产,全省已累计完成减船1944艘。通过美丽渔村建设行动,各地打造海上花园示范村、渔旅休闲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累计培育渔文旅主体5000余家,带动3万余名减船转产捕捞渔民就业,多渠道促进渔民创业增收。2023年,渔民人均纯收入较“十三五”期末增长15%,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