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主任罗阿理——
互联网让科学研究走向大众
本报记者 林婧
“让我们携手徜徉在浩瀚星河中,共同探索宇宙的无尽魅力。”11月19日,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颁奖典礼现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运行和发展中心主任罗阿理在发布千万级LAMOST天体光谱数据处理和发布平台时,背后3D版的“巨型天文望远镜”和瑰丽的星轨惊艳全场。
LAMOST是我国天文学家自主研制、同时兼具大口径和大视场的巡天望远镜,可以同时拍摄4000个目标天体的光谱。这些原始数据经处理后成为可用的科学数据,供全球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使用。
“目前平台已经发布了多达2200万条光谱数据,成为国际天文界主要的互联网数据源之一。未来,LAMOST的观测目标将增加至8000个,我们将以此打造亿级的数据平台。”罗阿理补充道。
LAMOST天体光谱数据处理和发布平台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开放,通过提供新的数据分析与追溯工具和交叉验证系统等一站式服务,赋能全球更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科学家测量了银河系旋转速度和质量、精确估计了上百万颗恒星的年龄、银盘翘曲的演化;发现了银河系诞生时期的古银盘和新的系外行星族群等。
当前,我国从事天文领域研究的人数不过数千人,观测设备和设施数量却不断增加,观测能力也越来越强,而人工智能全链条式介入更是提高了研究效率。
“仅仅利用LAMOST连续拍摄40个小时的数据,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团队就找到了迄今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这对于原来使用单目标望远镜进行光谱观测是难以想象的,至少需要40年时间。”罗阿理告诉记者,“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加入也为观测极端天文现象创造了条件,我们正尝试利用大数据和大模型设计实验,并协同多个望远镜观测它们。”
当得知本次峰会上将成立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时,罗阿理兴奋地表示,人工智能是互联网未来的方向,将改变天文领域的研究范式。早在半年前,他和同事就开始投入天文领域垂类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究。不久前,他们与之江实验室的合作成果——拥有700亿参数、320亿token(文本语料)的天文大语言模型AstroOne在中国天文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亮相。
太空深邃,牵引着人们不断地向上求索和向前展望。接下来,罗阿理和同事还准备发布望远镜智能体——能够自主、联动地控制多台望远镜进行观测、分析观测结果,智能给出下一步观测建议。
“互联网在本质上是一种资源共享。而未来智能化的互联网将大大加速人们知识获取的效率,当然天文也是一样。”罗阿理表示,“当知识门槛降低后,能让更多的人、更容易地加入科研工作的行列,科学研究也就走向了大众。或许未来将诞生更多的业余科学家、独立科学家。”
(本报记者 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