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0年的老产业迎来“凤凰涅槃”
“中国衬衫之乡”嬗变记
钱关键 骆红婷
11月18日,走进金华义乌市大陈镇前山产业区块,只见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不久之后,我们企业将入驻数字与智能化服装产业社区。”大陈镇党委书记龚旭伟说,以此为契机,该镇将继续推动相关衬衫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
作为全国最大的单品衬衫生产基地,大陈镇有服装企业175家、规上服装企业39家,年产衬衫1.3亿多件。但近些年来,大陈镇传统服装企业面临着较大压力。
对此,大陈镇勇立潮头,积极求变:以数字化工厂推动大陈衬衫产能升级,投重资建产业园推动经营模式升级,并积极推动衬衫品牌新创,借此提升市场占有率。在政府推动下,大陈衬衫,这个历经40年的老产业,迎来“凤凰涅槃”。
数字化改造 开启企业“二次创业”
“我们这代人,曾经赶上了一个黄金时代,就像下海捕鱼的时候,刚好水里都是鱼。但现在的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和衬衫行业打了近30年的交道,年过六旬的浙江天驰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洪辉带着“90”后的儿子金铭康,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司计划在现有4条生产线的基础上,新投入两条衬衫高端定制生产线,配合数字化平台实现量体裁衣定制衬衫,开启“二次创业”。
义乌衬衫行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发展“黄金期”。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进入21世纪的大陈衬衫产业出现震荡,尤其是近年来,呈现增长趋缓、利润下滑的态势。大浪淘沙中,总有人挥手告别,也有人继续坚守。
在这场突围战中,不少像金洪辉这样的企业家迎难而上,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改造这一时代课题,探索新发展模式。
在大陈镇,和金洪辉有一样想法的企业主不在少数。“变革”,是当地衬衫企业主、设计师讲得最多的话,也是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字眼。
衬衫行业的“变”,在于智能制造之变。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在生产端,衬衫企业的做法常常都是不约而同的,以此打开新的“生长空间”。近年来,作为浙江省服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单位,大陈镇加快以数字化推动服装制造企业产业转型、产品创新、技术升级,引导企业通过“机器换人、管理提升、品牌培育”等提升产品品质与核心竞争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衬衫企业加入转型升级的大军,加速了这一传统优势行业的再次崛起。
制版、剪裁……走进大陈镇的“天驰服饰”智能化生产车间,只听见机械的操作声,偌大的厂房难觅人影。这个车间,有6名不懂裁剪的制版师,平均年龄在29岁左右。通过数字化系统,他们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精准完成制版工作。“现在我们的制版工作全部可以通过线上完成。”金铭康介绍。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天驰服饰”把私人定制作为企业转型突破的落脚点,投资2000万元研发自动裁床系统。从信息数据采集到生产端再到物流端,全部实现大数据管理。同时,实现柔性生产,每件衣服都是单人、单版、单裁、单件。“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节约人工成本、缩短生产工期,我们投入智能化设备。”金铭康“接棒”父亲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生产车间,实现智能化流水线应用,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小单快返的需求。
要依靠大量劳动力的投入,一度成为衬衫行业发展路上的短板。“天驰服饰”车间内看得见的变化,是大陈镇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做优存量的一个缩影。利用数字赋能,占领数字化高地,是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截至目前,大陈镇欧秀服饰、浩裕服饰、商捷服饰、亿朋服饰等企业都已完成数字化车间改造。
园区化运营 抱团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转型才有出路,不转没有未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受限于传统厂房的建筑结构、层高、承重等缺陷,一些义乌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跟不上先进地区的步伐,企业及产品竞争力下降,传统服装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
改革开放大潮中,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缺一不可。对此,大陈镇急企业主之急,想企业主之想,谋划推进前山数字与智能化服装产业社区建设,打造服装企业发展的“未来之城”。
2020年,大陈镇启动前山产业区块开发,吹响了前山“千亩百亿”产业平台建设的号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短短数年间,大陈江西侧,以生产制造、创新创业、科技研发为主的数字与智能化服装产业社区已完成建设。
“大陈镇高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建设以前山区块为核心的全新产业平台。”龚旭伟介绍,通过政府搭台,国企投资建设,为大陈衬衫企业腾出发展空间。数字与智能化服装产业园区将于近日投用。
通过园区化、平台化建设,让大陈衬衫这个历经40多年发展的老产业迎来“凤凰涅槃”,推动大陈“一件衬衫”的嬗变。
“通过园区化建设,抱团发展,我们将大力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探讨纺织行业的校企合作和招才引智经验,招引更多人才,为打造‘中国衬衫之都’发展注入新力量。”大陈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大陈衬衫行业的变化,给不少采购商带来了惊喜。如今,依托园区建设,大陈衬衫企业打响了一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硬仗,并积极推动工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瑞云路工业旅游街区,在部分衬衫企业设立“人才驿站”“人才咖啡馆”,面向全省开辟人才旅游线路,推动“众创”模式在衬衫行业发展。
品牌化建设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长久以来主要依赖线下销售的衬衫行业来说,较为单一的销售渠道,限制了产业的发展。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大陈镇一些电商企业因为设计更新太慢、跟不上销售节奏,导致库存量太大,发展陷入停滞。对此,相关专家认为,品牌化建设势在必行。
最近几天,拥有自主品牌的大陈“佛斯丽制衣公司”刚完成“双11”的订单,又开始准备下一轮电商活动的产品销售和设计。
该企业负责人陈钦说,过去,衬衫企业只顾着埋头苦干,客户需要什么产品,他们就负责生产。随着行业不断“内卷”,不少衬衫企业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如今,许多衬衫企业都成了研发部门,普通的衬衫产品也开始跨界融合,做成了一件件时尚潮牌。
陈钦说,目前,在大陈镇,一些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有的利用跨境电商贸易,短短几个月或半年,销售额就突破了千万元。
适者生存,革新求变。近年来,大陈镇党政领导班子带队前往各行业、高校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以他山之石谋发展之道。“接下来,我们还将加大与高校的对接合作,通过‘政企校’合作新模式,培育服装行业人才、举办时尚活动、共建‘衬衫研发设计中心’、建立产业链平台等,打响‘中国衬衫之都’品牌影响力。”龚旭伟介绍,为了丰富大陈镇产业结构,吸引更多人才入驻,前山产业区块还积极引进一批智能终端、新材料、数字健康、数字电商、信息服务等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为企业配套建设商住用地,为产业发展增加新动能。
此外,大陈镇正积极筹划,建立了“大陈衬衫”区域公共品牌,抱团发展,布局国内各大中小城市的重点销售区域,打响大陈衬衫品牌。今年6月,大陈镇还联合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义乌市服装行业协会在该镇设立“首席质量官行业共建站”,意在打通企业监管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推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增强企业质量竞争力,培养质量管理高层次人才。
“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政府和行业协会要扶一把、拉一把,给予企业强有力的支持,推动大陈衬衫行业快速发展。”大陈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得益于创意链提升和时尚要素集聚,近年来,雅戈尔等一些国内外品牌企业纷纷向大陈衬衫企业抛出“橄榄枝”,和大陈衬衫企业开展合作,有的还开始合作开发新品牌。
龚旭伟表示,传统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义乌工业经济发展壮大的“压舱石”。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大陈镇全力推动数字与智能化服装产业社区的招商工作,以创新思维谋篇布局,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加快重塑竞争优势、奠定发展胜势,为义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本版图片由义乌市大陈镇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