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对非出口额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金华按下对非合作加速键
记者 徐贤飞 何贤君 共享联盟·金华 黄晓华 季俊磊
本报讯 (记者 徐贤飞 何贤君 共享联盟·金华 黄晓华 季俊磊) 在对非合作上,金华又按下“加速键”。11月8日至9日,作为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在金华举行。会上,28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金额超479亿元。
地处浙江内陆的金华,是对非合作的“桥头堡”。该市与所有非洲国家(地区)建立贸易往来,约有3万名金华籍商人长年在非洲经商办企业。数据显示,金华对非出口额连续9年占全国对非出口总额的8%以上,今年前三季度达9.7%,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截至10月末,金华登记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中,来自非洲国家的企业有1912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就在这样的“你来我往”之间,金华对非贸易拉出一条稳健的增长曲线。2014年至2023年,金华对非贸易额累计达7402.7亿元,年均增长12.1%。
经贸共赢,但又不止于经贸。这些年来,金华在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与非洲合作日益密切。作为百工艺都,职业教育是金华教育领域的金名片。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高职院校,成为培养非洲青年技术人才的摇篮。今年4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迎来30名卢旺达留学生。短短半年多,他们中有的已崭露头角,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菲力明在第九届非洲职业技能挑战赛上获得全场最高分。
金华传播非洲文化也不遗余力。浙江师范大学建成全国高校首个非洲博物馆和首个中非交流博物馆。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非洲博物馆馆长约罗·迪亚洛说:“中国尊重并传播非洲文化,这两个博物馆就是最好的证明。”金华开发区秋滨小学还有个“活力非洲园”,是目前国内小学中唯一集体验、研究于一体的非洲文化主题园。
频繁的交流让金华与非洲结下深厚情谊。金华的景,非洲朋友乐游,今年上半年,来到金华的埃塞俄比亚游客增幅达200%,埃及、摩洛哥等国游客增幅近100%;金华的戏,非洲人民爱看,自2015年以来,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已6次出访非洲,婺腔婺韵传到12个国家;金华拍的剧,非洲观众热捧,《最金华》微纪录片在30多个非洲国家上线播出,平均收视率达2.7%,东阳正午阳光出品的《山海情》,在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今年9月,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启动。金华抓住这一机遇,依托“中欧班列+海铁联运”激活通道、平台、枢纽功能,大力推进“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发展,加快建设中非合作产业园、中坦工业园区、中非农业科创园、中非大厦等。此次签约项目中,金额最大的“义乌—非洲小商品采购项目”,就将为塞内加尔、科特迪瓦等多个国家提供新能源产品、不锈钢厨具等。
着眼于非洲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求,金华积极推动中非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浙江四方集团有限公司(永康)总经理俞丰介绍,非洲土地广袤,对农机产品需求非常大。“金华生产的农业机械设备质优价廉,是非洲多国的优先采购产品,为推进非洲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俞丰说。
“接下来,我们将出台对非合作三年行动计划,发布系列成果,签约一批项目,进一步创新机制、拓展领域、丰富内容,推动对非关系开启‘加速度’,对非合作驶上‘快车道’。”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