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水利工程“不简单”
余丽
这个金秋,来到舟山市定海区,定要坐上观光车去一条绿道兜兜风。蜿蜒在山海间,长约25公里的绿道宛如一抹蓝色飘带,一路草木葱茏,桂香拂面,人文浸润,城市风光美不胜收。
绿道有两个名字。
在防范台风、山洪泛滥之时,沿途“埋伏”的生态水池、截洪渠、箱涵等设施立刻投入排水战斗,她是这座城市的安全屏障——五山水利工程。
风和日丽的寻常,这里是彰显集生态、景观、文化、休闲、创富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综合体”,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东海云廊。
以水利工程为基础,重整、拉升城市骨架,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与能级提升,功能切换间,是定海人的智慧与福祉,也为浙江探索出了一条“水利+”的融合建设促共富之路。
定海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周边东山、长岗山、擂鼓山、海山、竹山,五座山占据了七成城区面积,强降雨期山体来水量大流急,极易引发城区内涝。
从2011年正式提出,到2019年开工建设,再到2023年5月正式亮相,应运而生的五山水利工程在动线设计上抑扬顿挫的空间节奏变“平面排涝”为“立体防治”,拉开了治水大幕。
针对“山区来水大、中间蓄水差、下游排水慢、城区管网老化”等问题,该工程一体推进“上拦、西调、中提升、内循环”四大工程和防汛防台数字变革,拦蓄、分滞、强排多措并举,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利用。
“上拦”工程实现源头控水。以城区外围五座山体为主框架建设18.3公里截洪渠,沿线串联3.8公里大口径箱涵,可拦截70%山丘来水引入水库或直排入海。
“西调”工程实现联库调水。在城区上游3座水库间新建2.6公里分洪隧洞,实现库库联通、联网联调,每年新增可用水资源量530万立方米,相当于城区群众3个月用水量。
“中提升”工程实现强力排水。在城区中心配建3座共32个流量强排泵站,引入国内先进的顶管技术,在地下铺设大口径压力涵管3.8公里,城区涝水快排入海,河道应急排涝能力较原来提升80%以上。
“内循环”工程实现地下畅水。排水涵管和水电气等城市综合管廊统一规划、集中布设、一次建成,完成地下管网改造75.5公里,促进雨水收集、输送、排放高效衔接。
“数字孪生”实现智慧防洪。归集水库、河道、易涝点等水情监测信息,多跨集成地质灾害、危旧房、避灾场所等涉灾基础数据,实现风险研判、预测预警、风险预演、指挥调度、应急联动闭环管控。
2022年9月,该工程在防范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舟山最强台风“梅花”期间应急投用,原本预计大面积受淹的城区仅出现小范围积水点10余处,且多数在半小时内排空,直接经济损失不到“米娜”台风百分之一。
针对工程紧贴主城区,周边人文和自然景观众多的特点,定海从一开始就跳出水利谋水利,依托工程山间施工便道打造“东海云廊”生态带,使该工程集防洪排涝、健身休闲、观景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推动城市风貌提升、文旅惠民。
而今,“东海云廊”沿线设置有山海胜境、崇文重学、勿忘历史等五大主题,串联起公园、体育馆、图书馆等城市功能设施,成为展示定海历史文化的城市客厅、城乡居民云间漫步的新地标和水利科普长廊,累计吸引游客近677万人。
通过精心培育“东海云廊”商业IP,举办世界定向排位赛、半程马拉松挑战赛等高能级赛事,常态化开展特色集市,累计带动农户1800余户增收1000余万元,云廊周边10个村经营性收入高于全市平均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