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好人”“温州好人”夏操钱——
用诚信之心打造和谐社会
编辑 周宇晗 章忻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进一步培育和弘扬诚实立身、信誉兴业的“诚信”精神。他强调,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个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威、国家无信不强的观念,使现代诚信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为规范。对此,我感触很深。
我是一名温州商人,之前一直在杭州从事服装批发贸易。20多年前,我在海宁皮革城进货时,当地皮衣厂老板老孙让我先拿货后付钱。可那年生意不景气,我陆续支付,仍欠款20万元。尔后,老孙杳无音讯。这些年,我一直千方百计寻找。去年,时隔23年,我终于联系上了老孙,还清欠款,心中的大石头也落地了。
诚信是金,对于经商而言更是如此。老孙对素昧平生的我,甚至没要欠条,后来在知道我无力偿还、资金周转困难时也没有催我还款,这样无条件的信任,让我感激在心。这些年,我牢记老孙的名字,连续3年专程去海宁寻找,还发动家人亲戚们一起寻找,最终求助海宁的媒体找到了老孙。因此,才有了这段始于“信任”、终于“诚信”的故事。
在浙江这片土地上,处处可见商人的身影。大家把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诚实立身、诚实为人、诚实做事。因此,我们在经商中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力。我有一家合作多年的制裤厂,订单量大时,数量难免会对不上。无论多了还是少了,我都会向厂家反映,多了就在下次货款中抵扣,少了就下回多发补上。正是在合作中坚持诚信的原则,我们也顺利地合作了十多年。
人人讲诚信,能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与更和谐的社会氛围。在浙江,信用建设深入生产生活与社会治理,关乎个人、企业和行业部门审批审核、贷款融资、资金扶持、评先评优等各方面。一些地区还设立了城市个人信用分,与日常衣食住行挂钩,激励大家诚实守信。我想,正是重视诚信、重视和谐,助推浙江汇聚、孕育了近700万个体工商户,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奋斗创业、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周琳子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