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宜昌追寻屈原传说——
秭归遍地诗风起
本报记者 葛熔金 方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离骚》中广为人知的一句,他也就此华丽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的新篇章。长江文化考察队第二路来到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感受这位三闾大夫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千年遗风。
“秭归是屈原的故乡,历史上有归乡、归州之称,其中以归州沿用时间最久,归州改为秭归就与屈原有关。《水经注》记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则由‘姊’演变而来。”秭归文保人士介绍。
作为屈原故里,秭归最早的一座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已有1200年历史。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屈原祠迁至归州东3里的向家坪。2006年11月,又因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屈原祠再次被搬迁到位于秭归新县城的凤凰山。
“秭归是三峡库区文物大县,为了配合三峡工程,我们采取发掘性保护和搬迁保护,重点对屈原祠和新滩两岸的古建筑进行集中搬迁,按照原样搬迁、原样复建的基本原则,在建设中尽量用原来的材料。”秭归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李西海告诉我们。
据了解,除屈原祠外,青滩江渎庙和归州的古城门、古牌坊和古石桥等20余处三峡库区淹没线以下的地面文物,被整体迁建到凤凰山。
作为复迁的重中之重——屈原祠,入口山门严格按照原建筑式样复建。2023年12月,秭归县按照“原材料、原工艺、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原则,对屈原祠进行了迁建后的首次修缮保护,保留着唐宋遗韵、明清风格、峡江特色。
步入山门,《离骚》悲懑、《天问》浪漫、《九歌》缥缈……屈原的作品林立于碑廊之内,屈原纪念馆则展陈着各种与屈原相关的展品和文物。一尊庄严的屈原铜像,矗立在屈原祠最高处景仰大厅中央。
在屈原祠内,人们经常能看到郑承志的身影,他是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非遗传承人。“秭归周边流传着许多关于屈原的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在晋代之前已颇为流行,我们已经收集了90余则,其中包括人物传说、地名传说、景物传说和习俗传说等。”郑承志告诉我们,他的祖母为屈氏后裔,父亲是学校的语文老师,一直在收集屈原传说。郑承志耳濡目染,从小学习和讲述屈原传说。
“‘屈原传说’成为非遗项目后,我就开始建团队、带徒弟,收集、研究和讲述屈原传说,到学校讲、到外地讲,最多的还是在屈原祠讲。目前,团队已经有20多个人,最小的是我12岁的外甥。”郑承志介绍,“屈原传说”来自民间,他们也不断在民间收集。最近收集到的是“米仓口”的故事,讲述有一年秭归遇到干旱,年幼的屈原趁着深夜将家里的米偷偷放到一处洞里,清晨老百姓看到米从洞里流出来,就有了这个故事。
“屈原故里对我们而言,不止是个地名,它承载着一种精神和情怀。”秭归县首个民间诗歌组织、素有“中国第一农民诗社”之称的三闾骚坛副社长谭国粹接受采访时谈到,骚坛诗社因屈原而产生,因屈原而发展。这种屈原精神,是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是对人民的无尽关爱,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三闾骚坛最早诞生于明代,创造了“一手锄头一手诗”的文化奇观。社员以爱好诗歌的农民为主,白天拿锄勤耕作,晚上握笔写春秋,诗歌内容多为纪念屈原、抒写生活感悟。
“1982年,我们恢复诗社开展活动,最初只有13个人。那个时候条件比较艰苦,每年的五月初五,这群农民诗人从家里带来小菜、苞谷面、腊肉,在一起做饭,开展诗歌活动,互相交流,吟唱诗作,一直到现在,不曾间断。如今,社员已经增加到130多名、共创作3万多首诗歌。”谭国粹说,在秭归广袤的橘子田间,空山不见人,但听吟唱。这些农民唱的不是流行歌,而是自己写的诗歌,非常动人。
在这里,诗是一种信仰、一种荣耀,更是一种生活的常态。诗歌不仅进车间、进校园、进社区,还进农村、进景区、进咖啡馆……正是基于繁盛的诗风,2011年端午节,秭归县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但秭归农民诗人最珍视的日子,还是每年的端午诗会。谭国粹介绍,诗社现任社长谭荣昌是一位50多岁的农民诗人,常年在杭州打工、生活。每年的端午诗会,总要赶着回来参加,第二天再匆匆赶回去。像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很多社员都为了参加诗会不远千里归来。
近年来,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进一步促进了诗歌繁荣,有关部门每年投入经费扶持诗社活动、诗集出版。依托每年的骚坛诗会,秭归持续开展一系列诗歌活动,并将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打造成全国性诗歌赛事。
“缅怀诗祖效宗猷,千载骚坛遗俗留。仰慕先贤清烈举,虔诚后裔雅风讴。斟辞遣意情盈简,浅唱低吟韵满楼……”采访尾声时,谭国粹翻开2023年出版的诗社诗集,摘下眼镜深情吟唱起自己的诗作《千秋骚坛》。他沉醉在一种独有的精神氛围中,神游千里、驰骋想象。
(本报记者 葛熔金 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