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部国内外展映影片吸引全国各地影迷齐聚杭州
光与影,编织城市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 沈听雨
这两天,一张照片在影迷群里传播:杭州百美汇影城(LUXE嘉里中心店)内,一名男孩拖着行李箱,拿着影片《撒旦探戈》的票根和周边物料,以背后大荧幕上的影片海报为背景,面带笑容。自2024青年电影周(浙江)展映单元开启以来,有不少影迷用相似的方式打卡拍照,定格与光影之梦相遇的瞬间。
18日晚,2024青年电影周(浙江)展映开幕。本届电影周,杭州7家影院共放映20部国内外优秀电影,让许多影迷大呼“过瘾”。刚过去的周末,哪怕是长达7个半小时的《撒旦探戈》,现场也座无虚席。还有人坐了12个小时的火车专门从外地赶到杭州观影。
如此浓厚的观影氛围,让国际电影策展人马可·穆勒感到欣喜。他曾担任荷兰鹿特丹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节的主席,还与导演贾樟柯共同创立平遥国际电影展。
在10月22日举行的对话活动上,马可·穆勒说,城市跟电影之间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定义的过程,浙江让青年电影周在此落地、生根、发芽,电影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浙江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眼下,电影节展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播电影文化,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
这次在杭州,马可·穆勒参加展映影片《红辣椒》和《还有明天》的映后分享。现场影迷发出热烈的掌声以及对影片不同层次的解读,让他颇为感动。
看完《红辣椒》,观众仍沉浸于导演金敏打造的穿梭于梦境、潜意识与现实的瑰丽世界,致敬他无边界的想象力;在《还有明天》的放映现场,掌声多次响起,献给女主迪莉娅的抗争和觉醒。
马可·穆勒很享受这些跟观众交流的过程:“他们对影片发自内心的喜爱,以及从中延伸出的对电影更广泛的认知和了解,还有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让我看到艺术电影广阔的天地。”
“对于影迷来说,足够吸引自己的电影,就是跨越城市出行的理由。”马可·穆勒说,他们或许会追随展映电影的线索,寻访影片的拍摄取景地,体验当地文化,或许也会因为整个城市营造的浓厚电影氛围,去进一步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比如,已经发展成熟的戛纳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以电影之名,展现的是整个城市的魅力和影响力。
可以说,影迷和电影、和城市之间是相互成就的。
令人欣喜的是,浙江的观影氛围越来越浓厚。为培养更多人的观影习惯,省电影局提出“月月有影展”计划,每个月,省电影放映协会都会选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若干经典艺术影片,在指定的电影院集中放映。
从影片类型来看,涵盖剧情、动画、戏曲、戏剧、音乐剧、纪录片等多种影像形式;从影片创作者来看,有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费德里科·费里尼、侯孝贤等电影大师;从涉及国家来看,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
这些丰富多元的电影国别与类型呈现、足够硬核的影片质量,让“一票难求”成为常态,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影迷从全国各地赶来,也让本地影迷群体不断扩大。
在本届电影周展映影片《家庭简史》的映后现场,导演林见捷听到观众们抛出一个个专业问题,不禁感慨:“杭州这些年轻观众的提问确实有水平。”
如今,依托青年电影周以及“月月有影展”等品牌,浙江的电影市场特别是艺术电影市场逐渐打开,整体的文艺视野变得更开阔,也诞生了一批环境好、服务质量高、观影体验值被拉满的电影院。当提及经典影片展映地,更多人开始想到杭州、想到浙江。
本届电影周的展映影片,也得到了影迷们的点赞。有影迷说:“选的片子很吸引人,既有经典电影,也有新片初映。”也有影迷表示:“有些影片上一次在中国内地展映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没想到这次能在杭州的大荧幕上重温经典。”更有许多人坦言:“会继续关注浙江影展,能抢到票的话肯定会多来。” (本报记者 沈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