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人人有事做 增技又增收

——共富工坊浙江实践·丽水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丽水,“人人有事做,增技又增收”,这句朴实的话语得到了生动的实践。从农旅融合到乡村文创,从本土农产品到品牌化、特色化的全链条农村产业打造,丽水各地立足生态禀赋,依托文化特色和技能培训,多元主体协作、各类人才参与,以共富工坊带领农户踏上致富之路,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龙泉“石斛花开”共富工坊

  一株小仙草 串起增收链

  走进龙泉,沿着西街街道“西独线”一路西行,跨过白水桥,周村村便如一幅秀美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这里,生态环境优质,是“仙草”铁皮石斛的天然摇篮。

  因势利导,2022年,由西街街道党工委牵头,唯珍堂石斛产业园、周村村联合打造的“石斛花开”共富工坊,占地面积约500亩,设有种植大棚8个、小棚66个,主营石斛种植、加工、生态休闲游等业态。

  该工坊整合多元资源,建立“村集体入股分红+村民土地流转+企业文旅引流”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定向招工+技能培训”解决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2023年,工坊年产值超52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5万元,累计吸纳200余人就业,年发放工资400余万元。

  如今,该工坊更进一步成为农旅融合的典范。在工坊的带动下,铁皮石斛基地被打造成旅游金字招牌,按照“基地+景点+产业”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去年,该基地吸引游客10万人次,带动周边10余家农家乐(民宿)和水果采摘区持续发展,年经营收入超过500万元。

  青田小河坑文创园共富工坊

  一把椅子带富一方百姓

  一把休闲椅,是怎样生产的?

  在青田县,可以在祯埠镇小河坑文创园共富工坊看到整条产业链——设计、生产、加工、销售,这里是休闲椅的创意生产根据地,也是以“椅”致富的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典范。

  小河坑文创园共富工坊位于祯埠镇小群村,占地面积约23亩,是集休闲椅来料加工、定向招工、电商直播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式共富工坊。

  自成立以来,工坊筑巢引凤,广泛发布引才令,招引一批有品牌意识、经营能力、共富理念的创业带头人为“共富合伙人”。如发挥休闲椅“主理人”行业带头人优势,在工坊发展“休闲椅+光伏+电商+来料加工”融合型产业,年产值超1亿元。

  依托“山海协作”,该工坊深入实施“三支队伍”建设,打造乡村技能学堂,紧扣从低水平就业向高水平就业、从体力劳动型增收向技能劳动型增收新定位,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技能培育体系。

  小小休闲椅,借助工坊,带动了青田乡村大产业,也促进了村民就业。目前,该工坊带动11个村集体年增收200余万元,吸纳低收入农户入股602人,带动周边村1250名农户灵活就业,实现人均月增收1200元以上。

  庆元食用菌共富工坊

  村企联建稳就业 共种菌菇促安居

  在庆元,一提到香菇,那是家家户户都熟悉的“宝贝”。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庆元香菇品牌价值近50亿元,“林—菇共育系统”更入选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为了让香菇产业更上一层楼,近年来,庆元依托村企、政企等党组织联建成立食用菌共富工坊,链接人才科技资源,实现食用菌生产数字化、工厂化,带动搬迁居民和水库移民就近就业。目前,庆元食用菌共富工坊已入选首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

  延伸联建范畴,吸收上下游企业,建成现代化产业链……该工坊立足产业特点,发挥平台优势,实现资源联享、产业联育、服务联动。由属地街道牵头抓总,职能部门提供产业扶持,村社协调用地用工,食用菌企业负责实体运营,工坊串起了“村企共富”“村村共富”“企民共富”三条纽带。

  点燃产业“新引擎”的同时,工坊也托起村民“致富梦”。目前,该工坊常态提供就业岗位220个,通过居家分散加工等形式间接带动310余名特殊群体灵活就业,技能职工人均工资福利提升10%以上,带动周边搬迁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增收超300万元。

  遂昌箬叶共富工坊

  品牌赋能 点叶成金

  培育、采摘、加工、储运、销售……在箬叶共富工坊的助推下,全链条的箬叶产业如今已经成了遂昌县的强村富农产业。

  2022年,遂昌县立足县内30万亩优质野生箸竹资源,创新开展箬叶产业党建联建,统筹全县箬叶资源,以“总站+分站”模式推动箬叶共富工坊建设,并以“链式”思维发展长粽“共富工坊”。2023年,遂昌箬叶年产值近亿元,全产业链年产值2.2亿元,带动本地8500余名群众年人均增收1.8万元,同时还实现跨山统筹,带动松阳、云和等周边县市400余名群众增收。

  野生箬叶遍布遂昌20个乡镇(街道),如何在离散资源中找到产业发展合力?该工坊整合各级资源,打造以浙南箬叶市场为总站,5个产业龙头合作社为分站的箬叶共富工坊集群,实现农户集中采摘、合作社上门收购、总站统一加工的全链条管理模式。同时,建立专门的“红色管家”队伍,推进工坊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建设。

  2023年,遂昌县箬叶共富工坊获评省级示范共富工坊。“下步,工坊将持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推动三产融合,建设好‘十里箬叶长廊’‘长粽文化村’等乡村发展内容,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工坊相关负责人表示。

  景宁“漈上田园”共富工坊

  高山果蔬打开山村产业新赛道

  走进景宁县大漈乡,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茭白等高山果蔬郁郁葱葱。得益于“漈上田园”共富工坊的推动,“菜篮子”产品成了当地的致富“法宝”。

  2022年,大漈乡党委紧抓农业“双强行动”机遇,落地丽水市首个高品质生态农业联建项目,携手500强企业海亮集团明康汇,共同打造“漈上田园”共富工坊。目前,工坊基地80余亩,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带动村民年均增收5万余元。

  该工坊建设过程中实施“书记责任田”项目,由村党组织书记牵头推进工坊建设,集中流转农田土地,带头试种新品种、试用先进机械设备,为村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破题引路。

  作为山区县景宁境内的乡镇,大漈乡是典型的高山丘陵乡镇。立足自身区域产品优势,实现产品出村出县,是村民增收的关键。

  以工坊为枢纽,大漈乡与海亮集团明康汇签订党建联建合作协议,促进高山果蔬等农产品销售。截至目前,该工坊带动大漈乡高山精品果蔬收购价同比增幅近40%,600余户农户获益。

  “村集体搭台、企业投资运营、强村公司控股、村民参股的机制下,村民可通过流转土地、投资入股或务工增收,实现村企联动、稳健‘双增’目标。”“漈上田园”共富工坊相关负责人说道。

  龙泉“一家亲”共富工坊

  小小食用菌 融汇畲汉情

  食用菌是龙泉市竹垟畲族乡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该乡党委聚力食用菌特色化产业发展,聚焦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一家亲”共富工坊,探索形成村企联建、畲汉共富的乡村发展模式。目前,“一家亲”共富工坊已入选首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

  为促进主导产业食用菌的提质增效,该工坊推行“市乡联动+乡级统筹+村村联建+共富合伙人”合作模式,整合八村资源、资金、项目联建标准厂房,引回“共富合伙人”投资创办全省首个液体接种菌棒加工厂,拓展屋顶光伏、联建黑木耳基地等村集体增收新模式。

  “以前总担心没活干,现在有了共富工坊,不仅有活干,还能通过培训学到技术。”一位在工坊工作的村民感慨道。

  如今,借着工坊不断完善的产业链条,越来越多的竹垟畲族乡村民参与食用菌产业。据了解,该工坊每年可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还通过“集体投资、农户入股、基地保底分红”模式,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带动103户低收入农户增收82.4万元。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人人有事做 增技又增收 2024-10-16 浙江日报2024-10-1600006;浙江日报2024-10-1600005 2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