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专版

温州: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石

  颁发首张个体工商执照、建起首座农民城、创立首家城市信用社、制定首部私营企业条例……回望温州发展历程,改革创新如同破浪前行的风帆引领温州不断前行。而在此过程中,法治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压舱石角色,确保了各项改革与创新在稳健的法治轨道上顺利推进。

  改革创新需要法治的守护,同样法治也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不断完善和发展。

  近年来,面对经济转型与社会进步,温州积极应对,出台全国首部以“两个健康”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全国首创“柔性执法三部曲”被吸收进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打造全国首家县级涉外商事调解中心……

  改革创新与法治相辅相成,携手并进,正引领温州稳步迈入一条充满法治精神、国际视野与现代气质的全新发展之路。

  让法治建设“看得见”

  法治建设并非空中楼阁,它需要落地生根,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真切地“看见”法治的力量和温度。

  近期,温州邀请11名“儿童观察团”小成员,作为儿童代言人,参与《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草案)》的制定,从“1米高度”的独特视角为温州发声。这一创新举措让儿童代表首次参与地方性法规立法,面对面发表意见,是温州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又一生动实践。

  改革的背后,是温州长达30年的不懈追求与努力。自1987年起,温州便踏上了争取“较大的市”地位的征程,这一身份象征着城市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资格。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同年7月30日,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温州等5个设区市获批行使地方立法权,正式开启了温州地方立法的新篇章。

  聚焦中心大局,温州持续强化立法的保障度,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执行性、补充性和创新性作用。温商邵前进表示,《温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温州市“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的出台,极大地提振了企业的信心,许多条款都直接源于企业家的意见建议。这些立法,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事关温州发展全局的关键核心,不仅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相关领域立法的前列,更充分体现了温州立法紧扣中心、服务大局、护航发展的价值与作用。

  突出问题导向,温州持续提升立法的精准度,确保每项立法都“有的放矢”、解决实际问题。廊桥守护者胡荣岭对廊桥立法过程记忆犹新,针对泰顺廊桥保护责任主体不明、保护措施不完善的问题,温州市人大与温州市司法局频繁赴泰顺进行深入调研与指导,清晰界定了保护责任主体及其职责,并建立了“一桥一规”的特色保护体系。《温州市泰顺廊桥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不仅保障廊桥实体存续、传承相关技艺,更让历史和乡愁得以承载与铭记。

  坚持以民为本,温州持续扩大立法的参与度,在立法中充分反映民意、凝聚民心、广集民智。温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颇有感触地指出,2个司法部立法工作联系点和84家省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如同温州立法工作的“民情耳目”,广泛听取并传达民众的声音。代表委员与基层群众的积极参与,确保了每部立法都蕴含着群众的智慧,精准对接群众的实际需求。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治的权威也在于实践。

  以立法守护生态环境,出台国内首部生态环境服务机构管理专项立法,不断织密生态文明法治“保护网”;以立法护航创新治理,出台《龙港市社区治理条例》,为龙港“大部制、扁平化、市管社区”改革夯实法治根基;以立法推动精细管理,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烟花爆竹销售燃放、养犬管理等热点难点,以立法推动解决急难愁盼民生问题……

  回望近十年地方立法路,温州始终坚持将法治建设融入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四大领域,积极推行创新性的立法实践,累计制定了25部地方性法规、6部市政府规章,为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动力。

  让法治力量“摸得着”

  法治,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石和公平正义的保障,其力量往往被抽象地理解为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然而,将法治力量具象化,使之“摸得着”,则意味着法治精神和法律条文要转化为人民群众能够切实感知、亲身体验到的实际效果,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

  温州市龙湾区一家公司因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贺某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收到龙湾区应急管理局送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该公司对照收到的“三书”内容进行逐项学习和整改,纠正违法行为,但是公司信用的缺失却难以弥补,公司总经理忧心忡忡地表示:“一方面公司在采购招标、信用贷款等方面将面临挑战,另一方面面对专业的信用修复流程、复杂的申请材料,感觉无从下手。”

  龙湾区司法局海滨司法所根据上述公司的实际情况,指导信用修复驿站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信用修复方案,在公司自我学习、自我整改的基础上指派律师为其进行法治体检,协调龙湾区应急管理局申报和信用修复工作,最终帮助上述公司恢复了信用,重新获得市场的认可和信任。

  温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很多经营主体的失信行为往往是非主观、非恶意产生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的三书同达模式让企业在“不懂法-轻微违法-柔性处罚”的路上缓了一口气,而“事前防范+事后修复”全链条服务大大减轻了企业非主观、非恶意的违法行为带来的影响,不断提升企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

  让法治力量“摸得着”,离不开法治环境的持续优化。

  温州率先实现市县乡两级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指导室)挂牌全覆盖,并在148个司法所增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指导室;在113家小微企业园区、行业协会、居民委员会等站点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联合信访局引流“12345热线”受理的行政执法相关投诉举报,广泛收集执法问题线索;联合市纪委、监委开展涉企执法裁量规范化专项监督,首创行政执法争议协调裁决机制,避免执法部门相互推诿造成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推动构建执法前“免罚指引”、执法中“亮码检查”、执法后“三书同达”的全链条柔性执法模式,有效遏制重复多头检查、无序随意检查等问题……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温州市涉执法类投诉举报占比从17.4%下降至8.9%,执法公正满意度提升至97.6%。

  让法治精神“走得远”

  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石,法治的深远影响不仅体现在当下的社会秩序维护,更在于对未来社会形态与文明进步的塑造。

  让法治精神“走得远”,首要在于将其内化于每个人的心中。温州将法治教育课纳入青少年教育大纲中,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参与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普法集市、法治演讲等活动。在“普法亮眼·护航青春”校园公益普法活动现场,哆啦A梦、熊出没、大话西游被巧妙融入到课件中,为孩子们进行趣味普法。“这个课真好玩,希望以后能经常听这个课!”下课后,乐清小学五年级的男生小李仍意犹未尽。

  让法治精神“走得远”,离不开法治文化的滋养与支撑。温州致力于打造法治文化阵地“点亮全城”工程,在全市各地通过自建或充分挖掘现有广场、公园、街区等场所,以添加法治元素的形式,建设与环境相协调、与生态相融合的法治文化景观,将“法治盆景”汇集成“法治风景”再升级为“法治风尚”。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平阳南麂岛,也是全国首个“法治小岛”。在这儿,身着“红马甲”的普法志愿者为村民和游客分发宪法宣传册;共享法治书屋里,来往借阅法治书籍的人络绎不绝……近年来,“小岛”被授予“浙江省法治教育基地”称号,获评年度“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

  目前,温州全市已建成14个宪法主题公园,6个省级法治化阵地,95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42个法治小院、法治文化广场(市场)。

  法治精神内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丰富与深化。为了确保法治精神能够“行稳致远”,温州始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动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融合。

  在行政复议领域,作为“新中国民告官第一案”的发源地,温州市司法局通过构建“窗口受理+网上申请+司法所代收”的多元收案模式,实现了市县乡三级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的全面覆盖,并与人民法院携手建立了行政争议季度会商机制,进一步深化了行政复议的主渠道作用。

  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温州不仅在全国率先推出知识产权严重侵权行为人“黑名单”制度,还挂牌成立了全国首家电气产业知识产权法庭,并大力推进市、县两级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中心的建设。此外,温州还牵头开发了“知鹰”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平台,相关创新举措入选浙江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典型案例等,在全省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

  在企业破产与执行领域,温州的企业破产“一件事”、执行“一件事”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通过构建“不走、少走、快走诉讼流程”的解纷机制,努力用最少程序、最短时长解决纠纷。2023年,全市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高达91.53%。

  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温州构建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格局,积极探索市场化调解机制,民商事纠纷调解与诉讼比达到了1.4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州还以建设全国首家县级涉外商事调解中心为契机,为高效化解涉外经贸往来纠纷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法治建设格局,法治正成为温州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图片由温州市司法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4 温州: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石 2024-10-16 浙江日报2024-10-1600005;浙江日报2024-10-1600006;浙江日报2024-10-1600017 2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