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浦江:秸秆回收变废为宝,蓝天不再有“烟”

钱关键 张晨晨 朱 虹

  眼下,正是双季稻开镰收割的季节,浙中稻田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这几天,在金华市浦江县仙华街道的农田里,一辆辆秸秆打包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所到之处,秸秆变成一捆捆小草垛,随后被送往秸秆加工厂。

  “打包机效率比较高,一亩田几分钟就可以处理完成,每天可以处理100亩左右。”在浦江方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秸秆加工车间内,一捆捆秸秆被送进铡切揉搓机里,切片、粉碎、烘干、水雾除尘、压缩颗粒、打包……在机器“轰隆隆”的运转声中,秸秆从“废弃物”变成“燃料包”。“浦江作为葡萄之乡,县内有6万多亩葡萄园,每年都会产生大量废弃枝干、秸秆。通过回收农民废弃的的秸秆,配以一定比例的助燃物就可以生产出低碳清洁型颗粒燃料。”浦江方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燃料颗粒高效易燃、出灰量少,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如何处理,一直是令村民感到困扰的难题。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给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不便。如今,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和方法将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可以帮助村民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前村里秸秆乱堆乱放乱扔,经过下雨浸泡,会有难闻气味。自从开展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秸秆都被收购了,现在的天空格外蓝,空气好了,人的心情也舒畅了。”村民陈阿姨说。

  今年以来,仙华街道紧盯春耕、秋收等关键农时,将“不冒一处烟,不点一把火”的工作要求传达到户,营造全民知晓、全民禁烧的良好氛围。如定期组织专家下沉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为农户提供科学还田的“手把手”式田间教学。“焚烧秸秆破坏资源,50公斤秸秆只有2.5公斤草木灰,但50公斤秸秆经过自然腐烂后变成肥料后,可生产二三十公斤有机肥……”专家讲解道。

  此外,仙华街道利用党员联系户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网格作用,将农户分散的秸秆集中起来,送到仙华街道浦北村废弃物回收集中处理站,或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秸秆专业收储队伍,建设标准化收储站点,把集中好的秸秆及时运走。一定数量的秸秆可换取相应的有机肥料。目前,当地已形成秸秆综合利用收储一体的可循环系统。“以前秸秆没人要,现在好了,村里的蔬菜、葡萄秸秆统一收集粉碎后,沤肥堆肥成有机肥、饲料,还有人来统一收集,真是太方便了。”村民黄大爷说。

  仙华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深化秸秆等资源综合利用绿色模式,通过“走出去+带进来”的方式,不断吸收运用新模式、新技术,在推动新农村美丽田园建设的同时,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浦江:秸秆回收变废为宝,蓝天不再有“烟” 2024-10-14 浙江日报2024-10-1400016 2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