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在家门口就能充电”的美好愿望逐渐在杭州城乡落地。

  今年,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首次被纳入省民生实事,并再次被纳入杭州市民生实事。“全省充电桩建设的数量全年是10000个,杭州占到了3000个,其中乡村地区950个。”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坚持人民至上,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充电桩建到“家门口”,缓解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就是一个具体落地措施。

  截至9月底,杭州全市完成纳入省民生实事项目的充电设施建设3270个,完成率109%,其中农村地区1055个,完成率111.05%。全市已完成公共充电设施设备更新722个,完成目标任务500%,占全省充电设施更新总量的37%,居全省第一位。

  “今年以来,我们在规划、建设、运营各环节着力,不断提升杭州示范效应。”杭州市建管中心新能源处相关负责人说。

  重规划

  加强规划的引领作用

  发布《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开展《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编制。该规划主要以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和停车场库为依托,以“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为重点,推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从中心城区向城区边缘、从优先发展区域向其他区域有序延伸,促进乡村地区充电网络与城区充电网络融合发展,基本形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企业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在规划布局上,我们尤其倾向高速公路、旅游景点、集散中心、美丽乡村、热点民宿等,以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区域覆盖面和群众获得感。”该负责人说。

  重建设

  扩大惠民的实际力度

  既从市场需求出发,又结合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在分析现有设施布局短板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在乡村地区、老旧小区等相对薄弱区域投资建设充电设施项目。“有了规划,还要抓落实。”该负责人强调。为了进一步激发企业的积极性,政府出台财政补助政策,对薄弱地区的充电设施项目提高建设补贴标准,比如对乡村项目采取翻倍补贴,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注重增量的同时,加快存量充电设备更新,提升充电效率。“我们引导主要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对老旧充电设施开展技改更新,提升直流充电桩充电功率。”该负责人说,如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对管理的278个直流老旧充电桩更新,将充电功率由原来的60kW提升至80kW,平均单次充电时间减少约8分钟。

  另一方面,升级原杭州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监管平台,增加企业线上登记、项目备案管理、建设进度管理、奖补资金线上申报等功能,实现了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绩效评价等各个阶段的可视化、可量化、可用化,进一步提升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数字化管理水平。

  重运营

  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

  从市场自发到政府引导,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正在进一步提升市场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以问题为导向,今年以来,针对杭州充电设施运营商和公共充换电设施存在的问题,由市建委牵头组织构建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企业等级评价体系,并将星级充换电站点评选纳入其中。作为探索创新、全省首个,该评价体系包含企业规模、站点建设、运营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

  “该评价体系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以充分发挥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目标,以奖补资金分配为抓手,引导企业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从而以点带面地推动杭州充电设施行业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说。

  (文字由杭州市建委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2024-10-09 浙江日报2024-10-0900006;浙江日报2024-10-0900010 2 2024年10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