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三项改革 推进全面创新
谢海江 编辑 周宇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应聚焦以下三项攻坚性改革。
一是围绕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着眼于构建全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生态,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上攻坚突破。从内在一致性看,教育、科技、人才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差异性看,三者差异不仅在于分别归属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而且在于三者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促进人的发展,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科技的价值追求是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才工作的价值追求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从相互支撑看,人才是教育的结果,科技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教育与科技在人才供给与需求上具有内在统一性。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需要正确认识三者的一致性,把握三者的差异性,明确三者的相互支撑性,进而找准一体改革的切入点。
目前,浙江正重点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高能级科创平台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主要目标是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和规模。高能级科创平台体制机制改革,是为了壮大战略科技力量。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破除的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
二是围绕产业创新,着眼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上攻坚突破。浙江数字经济起步早、基础好、成效明显。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4万亿,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从产业看,总体规模大但新兴产业布局慢。从企业看,龙头领先但腰部不壮。从应用看,消费互联网强但产业互联网弱。从生态看,先发优势明显但制度创新有所放缓。
下一步,要继续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以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抓手,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建立未来产业培育机制,探索数实融合评价和支持体系改革,加快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改革,全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围绕企业创新,着眼于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在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上攻坚突破。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是浙江发展的“金名片”。截至2023年底,民营经济创造了浙江67.2%的生产总值、71.7%的税收、80.2%的进出口、87.5%的就业、96.9%的市场经营主体。但是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一是一些民营企业管理理念、治理模式相对滞后,还习惯于用一些老办法应对新形势。二是一些民营企业内部治理不够完善,在合规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短板。三是民营企业家新老交替、代际传承长效机制有待完善,新生代企业家面临不愿接、不会接、不敢接的“三不”难题。
在当前这个阶段,要持续擦亮浙江民营经济“金名片”,关键突破口是引导企业从自身改起,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根基所在。同时,企业经营经验、企业家精神等无形资产,也需要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固定下来,实现更好传承。浙江聚焦推进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建设,正大力实施“浙商青蓝接力工程”、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清廉民企法治护航专项行动等。
【作者为2024年浙江省委党校任职二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