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钱塘区河庄街道:田园新城向“新”而生

  金秋时节,广袤的乡村呈现出一片丰收景象。

  在杭州市钱塘区河庄街道,栩栩如生的稻田画进入最佳观赏期,郁郁葱葱的向日葵花田游人如织……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了当地农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势头。

  “风景线”的背后,是一个个带着新技术、新思路扎根乡村的现代“新农人”。

  当下,浙江正加快打造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样板。乘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东风,这些“新农人”以科技为翼,以梦想为帆,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青春、耕耘希望、展翅翱翔。

  乡村迎来更多“新”风景

  如今的河庄,有了更多“新”风景。

  翻看河庄全域旅游打卡图集《烟火田城汇》,18个农文旅点位映入眼帘。沿着打卡攻略,游客可以选择在闲梦江东品味农家乐、在钱塘绿岛露营聚会、去远鸿花卉挑选鲜花、去浙江军创园红色游学、去乡村博物馆触摸历史……从休闲郊游到文化体验,多元化的农文旅场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抹“亮色”。

  “我们始终以‘精品化’的理念,塑造特色、创新玩法,释放农文旅产业的消费潜能,持续打响河庄‘田城汇’特色品牌,让‘旅’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之一。”河庄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一个个特色产业的蓬勃兴起,正是得益于河庄街道持续擦亮的“田城汇”品牌。近年来,串联辖区6个相邻村的“田城汇”品牌不断深化,推动河庄街道实现“村村品风情、站站有风光”。

  比如,被称作“围垦第一村”的新围村,开启大面积成规模的耕种模式,打造出具有沿江围垦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带;坐拥千亩草莓园的新江村,通过打造草莓小镇实现了由经济薄弱村向村级经济收入与种植户收入双增加的转变。目前,草莓产值达3000多万元,种植户60多家,农户收入同比增长15%……

  如此“一村一品、一站一景”的乡村之美,吸引着越来越多心怀“诗和远方”的青年人落地生根。他们不遗余力地带来新项目、新理念、新技术,为传统乡村更新“细胞”,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新项目,拓宽共同富裕新路径。9月,杭州市“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在浙江军创园举办。令创始人孙健泉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集国防军事教育、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一年来接待的游客数超15万人次。“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希望园区在给青少年提供特色实践活动的同时,也为退役军人搭建一个就业平台。”孙健泉说。

  新理念,赋予乡村文化新思路。今年,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何剑伟的到来,为江东村播撒了艺术的种子。作为新兴文化队伍成员的他,将一堂堂生动的漫画课带到乡村,并结合河庄特色设计出“新农人”IP形象——“河新新”。在推动省市级专家资源导入乡村的同时,也将文化因子注入村民心中。

  新技术,驱动传统农业新变化。90后蔡康锋在返乡后,承包了“900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地。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他积极探索智能化农业新装备,最终实现了低人力成本管理9000多亩土地。

  在河庄,愈来愈多的年轻力量在乡村“施展拳脚”,全力探寻未来乡村的更多可能。

  为现代“新农人”搭台唱戏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

  最近,江东村十分热闹:8月,11位乡村CEO学员到访开展驻村实训,他们中有乡村职业经理人、乡村业态负责人,还有返乡创业者;9月,来自云南的100余名乡村CEO学员接连到访,在实践与交流中,探寻未来乡村发展之路。

  作为钱塘区唯一的“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定点实训基地,江东村为何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热爱乡村的青年人?

  “田城汇”首位乡村CEO叶翔鹤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在引入专业的乡村CEO参与村庄运营后,江东村接连推出农文旅新玩法、农产品营销新思路,持续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不断拓宽新农人“蓄水池”,是河庄街道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下出的“先手棋”。近年来,河庄街道不断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外引内育”青年人才扎根乡土,逐步完善现代“新农人”招引、培育和激励机制。

  早在2021年,钱塘区就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钱塘区乡村振兴学院,培育农村专业人才。河庄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们又将目光转向直播和短视频这一新兴领域,开设现代‘新农人’创作培训班和首届农播大赛,招募百名短视频乡村主播,助力乡村发展。”

  创新人才培育方式,为新农人搭建多元化的发展平台,河庄街道为此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比如,培育一批善经营的“农创客”。今年,河庄街道组织开展沙地美食文化荟、乡厨争霸赛等多场活动,为乡村人才搭建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同时,依托钱塘区“新农人”数字电商产业基地,引入专业的电商运营服务机构,为新农人创业创新提供全链条保障。

  培育一批阅历丰富的“土专家”。眼下,河庄街道发布了《河庄街道现代“新农人”培育发展计划》,计划聚焦农业生产经营、农业农村科技、乡村电商促富、乡村农旅发展等“十路人才”,成立现代“新农人”联盟,并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高校青年和乡村“新农人”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机制,打造“新新之火”新农人培训品牌。

  培育一批懂技术的“田秀才”。河庄街道与浙江省农科院联合创建种子种业创新基地,并建立“乡村博士工作站”,以“一村”结对“一博士”的模式,为博士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在河庄,希望看到不同背景的年轻人,都能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河庄街道主要负责人展望道。截至目前,河庄街道共引育新农人1238人、农创客50人,培育远鸿花卉、麦腾农园、钱塘小雅等一批年销售超500万元的农业特色项目15个,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37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让青年回归乡村,让乡村大有可为。

  (图片由钱塘区河庄街道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钱塘区河庄街道:田园新城向“新”而生 2024-09-28 浙江日报2024-09-2800005;浙江日报2024-09-2800006;浙江日报2024-09-2800010 2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