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理论周刊

中国经济史上的“民本思想”

  古代民本经济思想着眼于安邦定国,以民生为核心,以富民、养民为基础。富民是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的重要内容,孔子曾提出养民、富民、教民之说,富民就是要轻徭薄赋、藏富于民。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富民思想,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即强调富民要强化产权制度保障。

  古代民本经济思想也有具体的理想蓝图。《礼记》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描绘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蓝图。

  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本经济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南宋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强调保护工商业,提出“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旗帜鲜明地反对重本抑末的论点。在叶适的学生陈耆卿编纂的《嘉定赤城志》中,明确提出士农工商“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

  黄宗羲是明清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代表者。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反对侵夺“民所自有之田”,主张发展保护民财的产权理念,还发展了宋人提出的“四民皆本”论,认为“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提出工商也是国家经济的根本。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6 中国经济史上的“民本思想” 2024-09-23 浙江日报2024-09-2300027 2 2024年09月23日 星期一